看到下面这组潮汕方言正字与潮剧丑角为一体的动态表情包是不是觉得妙趣横生?当使用者在聊天的时候发这些表情,便会感受到满满的潮汕气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潮剧中的丑角吧!
潮剧丑角表情包
潮剧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中,丑行是一个表演艺术比较丰富、地方特色比较浓厚的行当。
潮剧形成之初,丑角已经存在,明本《荔镜记》中,丑角人物已很突出,如林大、卓三、李姐,以及家僮、解差等,虽然不是主角,但在这些人物身上,产生了不少戏剧效果。
明代一些剧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剧往往没有演出,而由丑角主演、或与丑角有关的场次,却被保存在舞台上,如《苏六娘》,三四十年代全剧较少演出,而由项衫丑和女丑主演的《杨子良讨亲》一出,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金花女》也是这样,当全剧没有演出之后,由官袍丑主演的《南山会》一出仍然在舞台搬演。
潮丑表演艺术很有特色,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这就是扮演人物的广泛性,身段动作的技巧性和语言的通俗性、诙谐性。
扮演人物的广泛性。潮丑扮演的人物,十分广泛,有皇帝、将相、文武官员、门官、驿丞、解差、豪绅富翁、儒士、书生、店家、媒婆、卖艺人、卖卜者、乞丐、无赖等,三教九流,无所不演。有闹剧、喜剧人物,也有正剧、悲剧人物,有正人物,反面人物,也有不好不坏的糊涂人物。
女丑形象:
多扮演中老妇女的店婆、媒婆、乳娘之类,梳大板拖鬂,能说会道动作滑稽可笑;方言正字:面皮厚厚、嘴甜甜。
江湖市井正直善良的底层人物,表演重腰腿功夫及梯椅技巧;方言正字:惊了得死、死硬。“面皮厚厚”、“嘴甜甜”、“惊了得死”……憨态可掬的潮剧丑角,配上简短的潮汕语句和肢体动作,组成一套“萌萌哒”微信表情。
由于丑人物的广泛性,一些剧目中的丑角人物,不止一两个,多的三四个,比较典型的就是新整理本《金花女》,全剧十一个人物中,竟有七个由丑扮演。
由于扮演人物的广泛性,潮丑一行又分成十类,十类丑各有其基本法,以适应扮演多种人物。
1961年,潮剧界曾举行一次丑戏汇演,参加汇演的十五个剧团共演出了二十二台丑戏,有文戏、武戏、正剧、喜剧、主角、配角,都有丑角精彩的表演,显示了丑角扮演人物的能量。
第二个特点是身段动作的技巧性。潮剧有一句艺诀,叫“无技不成丑”。没有表演技巧,便演不了丑戏。潮丑的表演技巧,有功法和特技两类。功法一般是指身上穿戴或随身小道具运用的技巧,如水袖功、折扇功、髯口功等;特技一般是指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如椅子特技、梯子特技、吊绳特技等,例如:
折扇是项衫丑、官袍丑、踢鞋丑常用的道具,在运用上有许多功法,如《闹钗》中花花公子胡连,通过折扇的开、合、翻、腾、扑等,变换了三十多个扇法。
髯口就是人物的胡子,潮丑的髯口有“小三绺”和“一撮须”、“八字须”、“鼻须仔”等。髯口在表演上也是一种功法,比如丑法,比如丑戏《老少配》中,糊涂而又无能的县官沈得清,在审理二男争一女、二女争一男的糊涂案中,在表现他因案情复杂而激动时,挂在上唇的一字胡须,不时上下动,最后竟翘至额角上,又自如地落在原位,这个功法,除训练外,还借助于特殊的设计装置。
利用绸子或彩色绳子,结合剧情,在舞台上作特技表演,如丑戏《闹佛堂》中,好色的花花公子薛武,想调戏婢女刘桂英,反中了刘桂英脱身巧计,夜间在佛堂错抱了母亲王氏,结果王氏将薛武悬梁打责,舞台上把一段常见的拷打,成为吊绳的特技表演。
是运用梯子作特技性的表演。丑戏《柴房会》,小商李老三夜宿店柴房,半夜见到莫二娘鬼魂,惊慌失措,爬上梯子,在梯上做出了多种身段造型,是一项既能表现人物特定心境,又带有杂技表演性质的特技。
是利用舞台上用的椅子(一般是竹制椅子)作特技表演。丑戏《活捉孙富》、《活捉张三》、《柴房会》中,均有椅子特技表演。
第三个特点是语言诉通俗性。潮丑语言衣地方色彩,通俗、易懂、形象化,早在以中原音韵演唱的南戏传入潮汕之初,丑角便率先用潮州方言演唱,“老丑白话”就是潮剧这个历史演变的写照,“老丑白话”这句话,后来成为潮州方言的一句俗语,意谓不打官腔,说明白话的意思。
最后,一起欣赏一下潮剧小品《新柜中缘》吧!
来源 | 食在揭阳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