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4|回复: 0

潮汕人熟悉的番薯叶,原来也有一段古!

[复制链接]

1229

主题

1349

帖子

59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1
发表于 2021-6-11 13: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番薯,北方一般称作地瓜,它和西红柿、马铃薯、玉米一样,是在有明一朝经由东南亚传入我国的、原产自美洲大陆的粮食作物。有关番薯传入我国的故事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把番薯带回国内的不是广东人就是福建人。


清中叶以后,番薯在我国开始广泛种植,对国人的日常饮食生活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使得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食粮不足的窘境,助推了乾隆、嘉庆以降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传统观点认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且产量极大的番薯有效解决了困扰封建王朝的饥荒问题。番薯现在我国境内分布甚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粤闽赣客家大本营尤甚。梅州人蒙受番薯之恩惠亦久矣,番薯在梅州的引种,不仅从量的层面解决了山区粮食不足的生存难题,更重要的是番薯本身的保健功能,从质的高度提升了梅州人的健康水准。


“番薯”的“番”,本是“域外”的意思。历史上,潮汕人、客家人都把“出国”叫做“过番”,把故乡叫做“唐山”,把同胞叫做“唐人”。由于地缘的关系,客家人、潮汕人心目中的“番”,往往特指南洋,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客家话中有不少带“番”的词语,不过有的因为时过境迁逐渐成为死语,有的则在悄然间换成了普通话的说法,至今仍然能够听到的有:番豆(花生)、番茄(西红柿)、番瓜(倭瓜)、番鸭(红嘴雁)、番话(外语)、番背或番片(国外)、番译(翻译)、番鬼(外国佬,贬称)、番婆(外籍女性配偶)、番批(侨批)、番碱(肥皂)、番银(外币)、番书(外文书)等。


梅州各县市区皆产番薯,有白薯、黄薯、红薯、紫薯多种,尤以丰顺县八乡山的红薯最为有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据说,八乡山地区人民种植番薯,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家里“渫(sàp)番薯”,在稻田、野外“煨(vōi)番薯”是不少梅州人童年的美好回忆。“渫”指的是隔水蒸,“煨”指的是用未燃尽的灰烬烘烤。梅州人还喜欢将番薯晒干,做成美味的番薯干。


在客家话中,有不少和番薯相关的熟语。例如,番薯廉价,在客家话中多用来指代蠢笨,曰之“大番薯”或“番薯头”。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远方亲戚,梅州人叫做“番薯藤亲”。因蠢笨而贵买贱卖,做了亏本生意的人,客家人多揶揄其“晓算毋晓售,打米挍(换)番薯”。


题归饮食。除番薯外,番薯叶也是梅州人的嗜好。番薯叶是番薯藤的叶子,属旋花科甘薯植物,它是经过人工选择,培育出供人们食用的番薯苗顶端尖嫩茎的品种,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蔬菜”“抗癌蔬菜”“蔬菜中的战斗机”,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番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据说,番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升血小板、止血、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的良好保健功能。

值得介绍的是,番薯叶在以前可以说是客家饮食的特色菜,周边的族群几乎都没有认识到番薯叶的营养价值,而是将其视为猪食,有点暴殄天物——当然,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差异。据宋德剑教授介绍,番薯叶在其故乡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历史上一直作为猪饲料使用,即便在20世纪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番薯叶也从未上过其家中的饭桌。他第一次品尝番薯叶还是在1997年来梅州参加会议的时候,当时他还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怎么番薯叶还能吃呢?”


不止江西,和梅州紧邻的潮汕地区(甚至包括今属梅州市辖的丰顺县城汤坑、汤南一带),当地人在很久以前也是不吃番薯叶的——至少不会像梅州人一样拿蒜茸炒着吃。因为,以前的潮汕人也认为番薯叶不是给人吃的。


传统潮菜中唯一有用到番薯叶的就是鼎鼎有名的“护国菜”,但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也不算真正地吃番薯叶。20世纪著名潮剧大师、被誉为“潮汕诗翁”的张云华先生对“护国菜”有高度的总结,其诗作曰:


君王蒙难下潮州,猪嘴夺粮饷冕旒。

薯叶沐恩封护国,愁烟惨绿自风流。


那么,潮汕的“护国菜”到底怎样、又是怎么来的呢?


简言之,护国菜由捣碎的番薯叶配以小母鸡或其他禽畜熬制的高汤烹制而成,味道极其鲜美。根据潮汕地区的民间传说,这道美食起源于宋末帝赵昺蒙难南逃的故事。宋帝赵昺南逃至潮汕一带,有一次在一个老百姓家过夜。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农家实在拿不出像样的饭菜招待,只能将家中下蛋的老母鸡宰杀炖汤,再用鸡汤焖煮番薯叶供赵昺享用。赵昺觉得鸡汤烹制的番薯叶十分可口,询问农家是何美食,农家不敢直接说是番薯叶,因为番薯叶是给猪吃的,于是便灵机一动说这叫“护国菜”。从此以后,护国菜便在潮汕一带流传开来了。


来源 | 老米鴿公众号

作者 | Law Him


360se_pictur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6 01:04 , Processed in 0.0490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