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9|回复: 0

潮食 | 薄壳宴飘香 个小名气大

[复制链接]

1229

主题

1349

帖子

59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1
发表于 2021-7-8 1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潮汕人来说,薄壳特别家常。特别是炎炎夏日啜吮带着金不换(即九层塔或罗勒)油爆过的带壳薄壳,当牙齿将蝉翼般的两片壳分开,舌尖轻舐,双唇微吸,啜出肥美的彩色“小鲜肉”卷上舌尖,几乎不间断地不停重复相关动作,直至桌上贝壳堆砌成一个小堆,才肯停下他顾,回头还少不了来一个“肥、美、鲜、爽”之类的心满意足之赞。薄壳煮粿条汤也是不少潮汕食客的心头好,有的人特别喜欢带壳的那份“麻烦”带来的食趣,有的人则喜欢用薄壳米以便进食简便。而不论是哪种“薄壳”,一撮小小的金不换加入,提鲜去腥增香便一气呵成,难怪金不换常常被戏称为薄壳的“灵魂伴侣”。虽然薄壳的体积在贝类中属于个小类,但其美味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海鲜。薄壳主产于福建及潮汕地区,但它的美味却是在潮汕最广获人气。一句流传的谚语“食薄壳觅唔见双靴”,描述的是旧时夏日曾经有大啖薄壳到忘形的食客,因食到兴起,脱靴后靴子被成堆的薄壳外壳淹没而找不到的趣事。

在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镇区周边便有5000多名渔民从事薄壳的捕捞与加工,其中颇具名气的是盐鸿一对孪生兄弟林群壮、林群雄,硬是把这小小的薄壳搞出了大大的名堂,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带动更多渔民一起就业。而他俩创办壮雄薄壳米美食园并创新推出薄壳全宴,从2009年开始便不间断协助地方政府举办以薄壳为主题的美食节12期,活色生香地把薄壳美食的传承与创新发挥到淋漓尽致,引来地方、省、中央媒体争相报道,各知名美食博主也纷纷撰文夸赞。

一般酒店中的薄壳菜肴,多为应季油爆薄壳(用葱花、蒜加上少许沙茶酱爆炒,末了还加金不换)或者炒薄壳米。而林群壮却特别专注地一头扎进薄壳里。他将薄壳或带壳处理干净,或遵古法用阴阳水(一大锅水一边用猛火烧开翻滚着,一边几乎不开火让水温不温不火)加抓篱轻轻搅动助其脱壳处理成薄壳米(纯薄壳肉),用尽薄壳元素去融入家常潮菜、创新潮汕小吃等,或以借鉴春卷、肠粉、蚝烙等小吃模式,或以粉水薄壳米加秋瓜制作为“爽”,或以蛋黄焗制……与此同时,还恪守时鲜入肴的潮菜传承,以季节因素推出应季菜品,既传承又创新。

其实,澄海盛产薄壳,在清朝嘉庆年间就已经有文字记载了。据《澄海县志》所载:“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 

林群壮本着“传统勿忘,创新不断”的信念,以遵循盐鸿渔民传承超百年的古法脱薄壳米为依托,以大潮汕沿海渔民生活气息为背景,以古老潮汕“拖网捕鱼”之类的美食典故等作底蕴充实内涵,结合时蔬时鲜进行搭配,让人饕餮美食的同时也“饱餐”了相关的文化。而当美食家蔡澜于2012年品了薄壳全宴撰文发表之后,更有香港旅行社直接组团畅游潮汕并到此饕餮薄壳宴,在疫情发生之前的那些年里,这家占地面积一亩多的美食园二楼大厅,常常是同期容纳500多游客用餐。据林群壮介绍,除了游客,食客中专门开车前往寻味的揭阳人便占了20%以上。除了潮州、汕头之外,珠三角与汕尾、梅州等地,也不乏专程前来寻味的食客,甚至还有同样盛产薄壳的福建,不少人也同样慕名前来尝鲜。

走进美食园一楼别具匠心布置的“薄壳非遗馆”,林群壮如数家珍地介绍展示馆内陈列着昔日用于“薄壳”捕捞的工具、加工的炉灶。而在“薄壳非遗馆”一侧的大厅正面墙体前,林群壮已近耄耋之年的老母亲,正熟练地包着他家脱胎于以知名粿品“鼠壳粿”(鼠麴粿)为原型而创新的辣木汁皮薄壳米粿。老人家面向美食园门口而坐,其背后的墙体上方则是长长的图像,展示的正是薄壳从出海捕捞、处理到加工成薄壳米一系列过程的图像。这些,无一不吸引着记者的目光。

采访中碰到来自潮州的一家三口,林先生和李女士夫妇俩本次是作为回头客前来寻味的,抱着6个月大的孩子,一家其乐融融地吃着薄壳美食,称下次还是要多叫上几个朋友,才可以吃上更多不同菜品。据介绍,他们俩是上一次朋友带来吃后印象深刻,才决定驱车再度前来品尝。

林群壮能睿智地挖掘美食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得益于自己不仅手脚勤快,脑筋也转得够快,加上其对品质的坚守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把脉与建议。林群壮、林群雄兄弟俩原来是做传统的薄壳米加工场的,当有的人急功近利抛弃古法时,他们为了品质,不为所动地传承古法,并在优化服务上敢为人先地进行探索。他们加工销售的薄壳米因为大受欢迎而有不少客户排队购买,期间有的客户干脆就近买来啤酒现场吃起鲜打的薄壳米,兄弟俩受到启发便搭棚开起大排档,自此就开启了美食园的经营。而林群壮也成了薄壳米制作技艺(盐鸿)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聊到薄壳宴的初具规模,则是缘于其2009年被邀请承办美食节时为了让薄壳美食足够“像样”——有规模,才创新了薄壳肉丸及其他菜品。

在林群壮充分发挥物尽其用的环节上,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充分利用加工过程中残余薄壳而衍生出来的特产——“薄壳鸡”。在以水煮法将薄壳的肉和壳分离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残留着不少薄壳米。受一篇武侠小说中独特食材培养成功的启发,林群壮寻找了优种山地鸡苗,以残留薄壳下料为饲料养了这些鸡,让它们专门啄食里面的薄壳米。他还在放养鸡苗的山林里种了精挑细选的辣木品种,以便鸡儿啄食飘落在辣木林下的叶子。鸡的排泄物又作为辣木的天然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链。由于饲料独特,食了富含薄壳米与辣木叶子的鸡,如此一来,“薄壳米鸡”的肉质便较为鲜香诱人且营养丰富。据说这种母鸡生下的蛋,其蛋黄均呈金红色,令人一食便回味无穷。

经过林群壮的不懈努力,小小的鲜美薄壳美食,已成为汕头一张闪亮的名片。这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其实,这就是以专注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同时也值得借鉴并引发深思:揭阳该如何利用本土特产优势、地域优势、文化底蕴去传承和发展潮汕美食,更好地提升揭阳本土美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来源:i揭阳、揭阳发布

360se_picture (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5 23:23 , Processed in 0.0547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