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粿不仅是潮汕地区一道传统民间小食,还是一种街头巷尾十分畅销的夜宵,又有独到之处的制法。 事先就是把粳米先磨成粉浆,粉浆中加适量的矾。把粉浆先倒一部分在垫有白布的蒸笼中,先蒸熟第一层,再倒入粉浆,蒸熟第二层,如此反复下去,一直蒸至有10厘米厚左右。把蒸熟的粿置放到第二天,让其变硬,口感更佳。 糕粿由于是一层一层地炊熟,故其粿肉层次分明,又由于调入咖喱,鸡蛋,所以色泽鲜黄,既好吃又好看,老少都喜欢。 糕粿是用优质白米浆逐层加工蒸熟,制作时先将糕粿切成均匀小块,加入鱼露,红甜豉油调匀,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红入味,然后下平底锅(煎盘)用猪油以文武火候将糕粿面色煎赤,加入白糖炒匀,再和入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多种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 糕粿,近似于“粿条”,同样是用米浆淋蒸而成。但粿条是一次淋一层浆,蒸熟了就揭起,放凉,叠起来,切条状,爆炒芥蓝和牛肉后放入,作为主食上桌。而糕粿则不同,蒸糕粿的米浆,细腻且较稀(俗称软浆),蒸糕粿很费心,蒸熟一层,再淋浆一层,一层一层往上叠蒸,直到蒸到一定的厚度。蒸得越透,糕粿就越弹爽,口感也更优。 卖糕粿的小店大多清晨便摆摊经营,售卖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糕粿,以供来往学生和行人早餐需求。 瘦肉、菜脯、蒜头酱,以及淋蒸糕粿最重要的原料——米浆。水和浆的比例要合适,才能做出软糯可口的糕粿。 看似简单,实质上调制米浆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它决定了糕粿的口感:米浆调得太稀,则下箸易散,入口黏糊,没有了糕粿弹爽的层次感;米浆调得太浓,又会欠缺绵滑,吃完撑肠顶胃,失去了糕粿清香可口的特点。所以,调浆的巧手很关键。如何把浆调好,蔡叔也说不清个中巧妙,想必岁月积累下来的个中奥妙,不是三言两语就可道破的。 经过一层一层地耐心淋蒸,糕粿终于蒸熟起锅,冒着热气的糕粿白润胜雪,将一大盘粿切成块状,淋上同样新鲜的早上刚熬制好的瘦肉、菜脯和蒜头酱,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 用筷子将糕粿分散,夹上一块送入口中。入口绵滑,带一丝很轻很轻的嚼头。一口咬下,各层脉络也清晰触动舌尖的神经。米香浓郁,中间还有一点瘦肉的鲜美,一点蒜头的芳香,一点菜脯的咸脆,几种味道融和在一起,格外爽脆可口。 糕粿细腻,咸甜怡人,极为香口,是小编吃过的一大好味道,棉湖美食多,待到下次再与诸位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