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食粿汁,市区大街小巷、周边城区的粿汁店食过七七八八,有些因卫生条件限制未试过,有些是偶遇粿汁店时刚好正吃饱,只好与店家找借口弄根筷子蘸下卤汤试味,作为对该店卤汤的味蕾记忆,久而久之就对本地的粿汁有些许了解。 据说粿汁是一位孝妇发明的。孝妇的家翁是揭阳人,清末来汕经营卤味生意,老人省俭,饮食简单,白粥淋上自家的卤汁就是一餐。过节炒一顿揭阳粿条就算奢侈了。长媳是贤惠之人,知揭阳粿条是家翁的最爱,就经常找借口吵揭阳粿条给老人吃。 渐渐地,老人牙力不济,连炒粿条也咬不动了。长媳动脑筋想法子,用揭阳粿条和自家做的卤汁合起来烹制,几经实践,终于制成家翁爱吃的粿汤。因为加了米浆,成半糊状,为将其与粿条汤区别开来,后人给它改名为“粿汁”。另一粿汁的制法是:用米浆下鼎烙制成薄片,然后剪成角形,和米浆煮成半糊状。传说这是后来才有的。 粿汁是驰名海内外的潮汕小吃,主料是粿条和卤五花肉,卤猪肠配以卤蛋、蒜头朥、葱末、粿汁柔滑、风味独特。 2、用米浆下鼎烙成薄片,然后剪成角状,和入米浆煮成稀糊。食用时,在热粿汁中叠上几片卤烂的五花肉、撒上蒜头粒,再淋上热卤汁即可。不淡不腻,润滑清口。 由于粿条、粿角的制法相差无几,一碗好的粿汁关键在卤料、卤汤,这与北方的卤煮有相近又有所不同;选肉、选肠,特别是大肠,适当的卤料配比,好的酱油,甚至是蒜头都很有考究,这些都是卤料、卤汤制作的重要因素。 我曾招待客人要了8斤粿条去试做粿汁,总觉得卤肉已过关,粿条煮煮没什么问题,两炉同时开,相隔有10米,最后顾头无顾尾,粿条糊了,蒜头也黑了,朋友只好改去吃饭馆,自嘲为粿汁1,0版。最后2,0版算是勉强过关。 潮汕粿汁店何其多,每城每镇每乡皆有,各具风味。比较老牌的有“镇平粿汁店”、“老姿娘粿汁店”、“李记粿汁店”、“同益路粿汁店”、“洪阳戏院边粿汁店”、“普宁果陇粿汁店”(桥边).....。 值得一提的是普宁果陇的粿汁,无加酱油的卤汁,后来学习了解了是叫“白卤”,用粿条卷煮,涮一碗猪下水配。一碗粿条卷,一碗猪肉、猪下水,那锅足足有70公分高,正所谓“深汤煮”,凌晨5点多卖到中午收挡,我问:猪杂猪肉怎么下这么多?答日:客人吃完要下田干活。至今念念不忘。 人家广州一条肠粉能开几十家连锁店铺,潮汕粿汁店未能出现连锁品牌,走出潮汕大地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或许店面、出品标准化、卫生、可口、风味独特、粿条制作费力费工、薄利等因素成为走出去的绊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