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艺是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当时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有诗曰“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其中酪奴即是茶的别称。 至清代中期,潮州地区饮茶已蔚然成风,清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中就有了“工夫茶”的最早记载,当时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 现在,潮州工夫茶的分布以潮州为中心,辐射整个潮汕地区,在东南亚等地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潮州工夫茶之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宜,其中尤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 冲泡之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又有“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无味”的说法; 煮茶之火,当为“活火”,所选之炭以绞只炭和橄榄核炭为佳。 潮州工夫茶主要程式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21项。 潮州工夫茶以“七义一心”为其茶道规范之美,是以所谓“立七义一心以尽道”,形成了潮州工夫茶独特的茶艺文化,以茶德和茶理为人生之导向,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于潮州人“和”的思想境界。 潮州工夫茶是我国的茶文化与地域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在潮汕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