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5|回复: 0

余淼杰: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去中国化” 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应把握数字导向和知识密集

[复制链接]

500

主题

642

帖子

59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75
发表于 2020-9-29 16: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初肆虐全球,对全球化供应链打击颇深,在对疫后经济复苏的研讨中,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企业如何构建供应链备受关注。
917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发布《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革命—迈向智能、韧性的转型之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发起研讨会。报告认为,当今全球供应链“三中心”格局正在形成,分别是美国、德国和中国。
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等单位的多位学者反驳了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的论调。“中国具备中心节点位置的潜力……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有两个关键词:数字导和知识密集。”北大国发院余淼杰教授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此外,对外经贸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戚依南指出,后疫情时代演变的趋势就是向平台化转变,以核心企业构成生态圈是企业转型的目标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929165818.jpg
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区域中心
“将供应链搬出中国”,在中国防疫最艰难时,这样的极端言论曾在部分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大部分外国企业都没有撤离中国的计划。”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路鸣在研讨会上表示。
《报告》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称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去中国化”,但也指出疫情的确暴露了全球供应链面临的问题——贸易强度和人口红利下降,前者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束,后者则将对低收入国家参与全球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教授王苒指出,过去数十年来,全球供应链构建了当前生产效率下的最优解决方案,对全球供应链的人为拆解是“危险的错误”。
《报告》认为,全球供应链“三中心”格局正在形成,分别是美国、德国和中国。至2017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区域中心,不过日本仍是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中国供应链最大的竞争力在于它完善了供应链生态系统,只有在中国可以一天之中做成一部手机,因为可以找到所有小型生产商为它服务,就是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生态。”王苒称。
余淼杰在研讨会中表示,全球化供应链有两个关键词,即生产的地区化和贸易的多边化。“地区的经贸合作逐渐取代了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微信群,比如你有5000个微信好友,但是你只会在群里发言。所以‘三大中心’在未来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明显。”余淼杰表示。
一位与会学者介绍,东盟已占我国外贸的三成左右,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生态会更加明显。
优秀企业应“抱团”搭建生态链
余淼杰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有两个关键词,分别为数字导向和知识密集。其中,数字导向不是技术导向,“如果看去年报告的ICT产品,在技术方面中国跟美国或者德国相比,并没有明确的比较优势”,中国应当更加注重与欧美差距较小的数字导向,更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在数字化转型和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中,中国企业是全世界走得最块的。”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关伟表示。
数字化转型也存在难点。对外经贸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戚依南认为,数字化转型容易的地方是基础设施搭建,难的是治理结构和管理思维的转变,后疫情时代企业应当关注数字化能力的构建。其中,供应链演变的趋势就是向平台化转变,以若干企业为核心的平台生态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生态圈,包含上游工业品和下游消费者,不同阶段的核心企业聚集若干供应商形成平台,平台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大的生态圈。
“中国供应链的发展比想像中的要迅速。”关伟表达了对中国供应链发展的信心,他介绍,以Moto某款手机为例,该产品70%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中国本土,只有30%来自国外,如高通的芯片、三星的内存。但其他70%,包括屏幕、转轴、和一些触摸相关的元件、摄像头等等都是生态圈培育出来的中国企业做出来的。
关伟指出,在离散制造业,我国的供应链已十分强大,但在高精制造业,需要复杂且连续的供应链,我们国家仍需努力。

来源:余淼杰谈经贸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5 19:17 , Processed in 0.0701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