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4|回复: 0

大佬们的创业经:20不悔,30而立,如何用十年积攒创业的第一桶金?

[复制链接]

500

主题

642

帖子

59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75
发表于 2021-3-26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岁毕业即失业,30岁碌碌仍无为。10年过去,沧海都能变成桑田,很多人却仍一事无成。

支付宝微信银行卡余额日渐亏空,买房买车结婚的压力与日俱增,头上是年岁已高被裁的风险,脚底是无钱凑彩礼买房养娃的现实。

在每一个熬夜刷手机、收藏学习干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学习视频的日夜,很多晃荡在2、30岁中间的“年轻人”都不免迷茫,只能沉迷暴富的美梦。

但他们却没想到,鼓起勇气“搞钱”仅仅一朝就鸡飞蛋打:

基金收益亏破本金,股市大盘头顶绿,摆个小摊自己吃的比卖得还快……


于是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

是我能力不足?入错行了?还是我不够努力?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我还有可能吗?我未来该怎么办?


现在应该放弃吗?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我该如何赚钱创业?


无数疑问萦绕心头,想找人解惑,却发现无人可解。

今天,吴昕就想与你分享一下大佬们的创业经,看看三十而立的马云、黄峥、雷军和王石,是如何用10年的时间积攒下创业的第一桶金的,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马云的“第一桶金”

1984年,马云二十岁,这一年,他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

在这之前,马云已经连续挑战了2年的高考。

第一年,他报考了北大。虽然英语很好,但是数学却是马云的弱项。分数出来,他的数学只有1分,北大自然是没考上。

无奈之下,马云只能出去找工作。但他前后找了11份工作,不管是保安还是服务员,他均在淘汰之列,没人要他。

无奈之下,找不到工作的马云只能发奋读书,第二年倒是进步了,数学考了19分,但是依旧上不了大学。

马云不肯放弃,又苦苦复读了一年,这次数学成绩终于达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9分,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开启了他二十岁的人生。


上了大学,马云如鱼得水,利用自己英语好的优势参加各种活动,结交各路好友与老师,最后成功当选了校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学联主席,这为他以后进一步拓宽人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光荏苒,四年后,马云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了一名英语老师。

虽然老师这个职业是个“铁饭碗”,但是马云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此。工作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能说会道的才能,把英语课讲的像说相声,同学们好评如潮,据说当年有不少人逃课专门来听马老师讲英语故事,还被评为了优秀青年教师;

生活上,马云也没放弃自己的英语长处。在教课之外,他又去了杭州市基督青年会的夜校兼职教英语。

在那儿,马云不仅能多赚一份“外快”,更是认识了很多社会上想学习英语的“学生”,这些人成了他创业中除了金钱以外最宝贵的人才财富——日后,这些“学生”中的不少人都是马云首批的创业伙伴或者客户。


1993年,随着杭州做外贸生意的红火,很多企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为身在其中,马云很快就发现翻译市场“粥多僧少”,需求多,翻译人才少,但自己身边的许多同事和退休老教师都闲赋在家。

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不把大家动员起来,组织一个专业的翻译服务机构呢?

1994年,杭州海博翻译社成立,30岁的马云开始了自己人生里的第一次创业。创业的想法,来自于他的专业所长,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他二十岁后积累的人脉和金钱。

日后,马云也正是靠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去了美国,拿回了第一台486电脑,和自己翻译社的部分员工以及自己的学生,创办了最初的中国黄页,认识了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最后又经过一系列的磨难,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倾尽全力创建了最初的阿里巴巴,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将它打磨成拥有千亿市值的巨物。

黄峥的“优秀底牌”

比起马云数学1分、三次高考后幸得降分录取的经历,黄峥的二十岁开始的丰富多彩,堪称“精英典范”。

在前二十年里,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在学习上的天赋少走了很多弯路:

小学毕业,黄峥就进了浙江省的名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成绩优异,初高中连读;高中毕业后,黄峥更是直接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英才教育班。

进入大学的这一年,黄峥二十岁。他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在大三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英才教育班一直到大三才选专业,前面两年打基础),并在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先生的手下学习,毕业设计更是经中国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后来的浙大软件学院院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教授指导。

知名大学的资源也给了黄峥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在浙江大学与梅尔顿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中,黄峥在1998年就拥有了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良好环境,并因此结交了不少跨国好友,这些好友在他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在黄峥关闭的早期个人公众号文章里,他曾如此描述那段时光带给他的影响:

“我深刻地意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是如此的不同。他们的出发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也很难想象的。”

文化和认识的冲击让黄峥更愿意在课余时间积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世界。他利用自己在计算机上的长处,发布了很多技术性的帖子供自己和网友学习思考之用,并因此结识了网易的丁磊。


日后,丁磊又将黄峥介绍给段永平,与段永平的相识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他以后无数次的决定里,段永平都给了黄峥很大的助力,拼多多能“异军突起”,其中也有着段永平的影响,当然,这都是后话。

但不可否认的是,段永平的确给黄峥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也教给了他很多为人处世和创业的道理。

比如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黄峥就是在段永平的建议下选择了谷歌。而他也正是因此顺利乘上时代的快车享受到了上市的红利,拿到了谷歌的期权,在二十多岁时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才能用这“第一桶金”的积累做欧酷网、乐其,甚至现在的拼多多。

而在谷歌的经历,让接受了一套完整的公司管理建设的培训的黄峥得到了充分的磨炼,这为他日后从无到有的创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十岁积累,三十岁立业,永远抓住机会,永远都在学习,最后从量变到质变,这是黄峥的创业经。

雷军的“法宝”

和黄峥“开挂”般的经历相比,雷军的二十岁经历似乎更亲民。

二十岁前,出生于小县城的雷军尽了自己作为学生的本分,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雷军进了当地最好的高中沔阳中学(后改名为仙桃中学),并在最后以年级前十的名次进了武汉大学,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序幕。

进入武大后,雷军依旧“雷打不动”的坚持学习。据说他本来有午睡的习惯,但是后来看到班上的同学中午不午休坚持学习,他便也把自己的午休习惯给改了,利用这段时间去汲取更多的知识,还在《计算机世界》等流行刊物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刊物发表了文章。


二十岁时,雷军在专业上已经小有收获,他便跑到武汉的“电子一条街”广埠屯去逛,帮人装系统、修电脑和编程序,从这些最小的事情做起,赚点外快之余还在这条街上积累了名气和人脉,整条街都知道雷军是武汉大学的高材生,有技术,人品也很好。

而雷军,也借此认识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计算机老师王全国,他们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黄玫瑰小组”的硬盘加密软件小赚了一笔,他不仅靠这些软件攒下了一笔钱,更是还被湖北省公安厅邀请去给技术员们上课,从此便一战成名。


1991年,花了两年时间就修完全部学分、从大学毕业的雷军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而正是因为前期的经验积累和他的名气,让大名鼎鼎的求伯君向他伸出了金山的橄榄枝,从一个小职员干起,最后成了金山的经理,开发出了至今让人耳熟能详的WPS,并带领金山冲击上市。

再后来,雷军离开了金山,有钱有闲的他,41岁时创办了小米立业,成就了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又一奇迹。

王石“往事”

王石的十年掘金,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二十岁时,王石的理想是进部队当兵。借着家里的关系,没念完书的他去了空军三团,当了一名“光荣的汽车兵”。



当时去当兵的都是农村娃,从小下地割麦子放牛,比起从小养尊处优的王石来说,这些“农村兵”都有股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儿。

但王石是个做事非常执着、也非常有目的的人,他凭借着一股狠劲和这些农村兵拼体力,拿了部队里的优秀士兵的称号。

后来当够了兵,王石又托家里的关系跑去修锅炉,虽然又苦又累,但是这份活计帮他拿到了上大学的推荐信,后来弄到了兰州铁道学院的名额,并借着这份学历成功进入了国企,在广州铁路局任职。


1980年,积攒了工作经历的王石又进了广东省外经委,从铁路工人摇身一变成了机关干部,在任期间,积攒了不少人脉关系,为以后创建万科提前在人上打通了很多不必要的关节。

虽然家庭或多或少给了王石一些助力,但是王石自始至终的目的和目标非常明确,在外经委工作时,他没有沉溺于国企的安逸里,反而是趁深圳改革开放的时机,勇立潮头敢为先,来深圳打拼干活,三个月就赚了40万,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涌起。

1988年,提出对国企公司进行股改的王石将新的公司命名为“万科”,尽管其中历经苦难,但如今万科已经成为了拥有三千亿市值的“巨头”。而这家公司的发展史,就是王石的一生:他们带着目的而来,又带着目标而去,最终将自己塑造成历史的里程碑。

创业的第一桶“金”

如今看来,不管是马云、黄峥、雷军还是王石,他们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甚至于能力也都不相同,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是在二十岁起跑,三十岁小有成绩,仅用十年就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马云起点不高,三次高考,二十岁利用自己的英语才能为自己积累了最初的人脉和金钱,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三十岁时才迈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黄峥起点较高,但并没有因此而洋洋得意,而是进一步打磨自己,二十岁时让自己的计算机才能开花,花了十年去改变自己的认知,去接触更宽广的世界,积累人脉和财富,才在三十岁时开始创业;

雷军二十岁时利用自己所长,去主动接触认识计算机领域的人群,努力学习,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打造成成果,才能凭借能力与名气获得求伯君的赏识,进入金山工作,十年积攒后,三十岁功成,四十多岁时才创办小米,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成就了今天;


王石二十岁时尽管曾养尊处优,但他有股不服输的狠劲儿。他知道家里只是自己的助力,真正成就事业只能靠自己努力,所以自始至终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明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家里的关系才是他飞得更高的翅膀,而非养猪的食盆。

不管是家里有无助力,出身平凡或者伟大,在二十岁这个共同的起跑线上,也许有人数学不好,也许有人英语很差,也许有人出身卑微……但是他们不会去在乎那些不完美的地方,他们会利用自己所长,将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到最好,再将这些积累的经验化作三十而立路上的推力,跑向四十岁的成功。

20岁毕业即失业,30岁碌碌仍无为,只是你没有努力。都说10年是一个轮回,多少人十年只用来看剧打游戏,三十岁哀叹自己一事无成,陷入年龄的焦虑里,然后又是恶性循环的十年……

如果你还要问如何利用十年积攒创业的第一桶金,那不如问问自己:我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把这十年变成经验?毕竟“掘“金”的这个金,可不只是金钱,哀叹、拖延和抱怨,成功永远等不来。


来源:大佬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153623iqm96y93qgszdxgy.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6 01:03 , Processed in 0.0746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