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8|回复: 0

潮汕习俗之“做桌”与“食桌”

[复制链接]

1229

主题

1349

帖子

59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1
发表于 2021-8-19 13: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桌”和“食桌”在潮汕民间是极为重要的事,谁家有什么有喜事、大事,不能自己关起门来庆祝,“独乐乐”总不如“众乐乐”,要亲戚朋友们同乐(本文只说喜桌,不包括白事)。于是要“做桌”,也就是请大家吃饭,过去同村的都是同种族的族人,要让同种族的人都知道,像是“内部的汇报演出”,后来请的人范围不断扩大,就不仅仅是种族内的人,也包括朋友了,有些“公演”的味道!

为什么说“做桌”和“食桌”是大事,因为它不仅仅是起到敦睦友谊的作用,同时关系到脸面。被请去“吃桌”的人关乎面子,而“做桌”的人更是面子大大的有。没点能耐、没什么好事也就没资格做桌。潮汕人是爱面子的族群,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死爱面子”的地步,所以有“无脸输过死”的俗语。


红事“做桌”的条件可包括:婚嫁、添丁(生男孩)、迁新居、“出花园”、“请仔婿”(请女婿)、长辈生日、“来番客”(海外亲人回乡)。后来拓展到参军、升学、开业等内容,视不同家庭的经济情况。


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做桌”“吃桌”还有礼仪上的讲究。


就送礼而言,过去“吃桌”有的需要参加的人送彩礼有些则不必。比如添丁、迁新居的是不用送礼的,而新婚的则要送彩礼。不过近些年来,风俗有所改变,“做桌”的人基本上都不收彩礼,甚至反而会给客人送手信,以表示感谢。这个习俗与北方许多地区接到请帖如受到罚款通知书有着天壤之别。


客人“食桌”要像今天出席重大活动一样,着正装穿戴整齐。旧时男人要穿长衫、戴毡帽,女人更要精心打扮一番,要梳头、挽面、戴如意发夹。


既然叫“食桌”,吃什么更是关键所在,仪式感更强。上菜次序是:先冷盘后热菜、先主菜后副菜、先浓后淡、先荤后素。青菜或果盘放在最后。潮汕人的饭桌不能没有汤,在一般情况下会先上汤,但在“做桌”时则不会放在最前或最后,而是在中间上的。许多地方讲究要“甜头甜尾”,会在前、后各安排一道甜汤,有象征意义。菜的数量以十二道菜为基本标准,多则不限,一般取双数(但不会安排十四道菜,因“四”与“死”同音)。

食桌从座位的安排到餐具的摆设,再到中间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的仪式各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这些仪式都是从前人传承下来的,一般在某个区域内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潮汕特有的“丁桌”(有的地方称为“丁酒”),就是前一年生了男孩的家庭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摆宴席请客(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如今的丁桌不一定都在正月十五,有的甚至提前到正月初四,因为正月初五大家要上班了。但总体上都会在正月十五前举行)。

有的地方会在家里设宴,有的则要在家族祠堂里举行,以庆“出丁”。旧时宴会还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坐两边,犹如划龙船时两边对应而坐;另一种叫“走马席”,就是摆上许多桌,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种形式更多的是显示这户人家有钱且慷慨。


与办丁桌相对应的还有“吊灯”仪式。“灯”与“丁”同音,所以,在做桌的同时,家人还会在祠堂的灯架上挂起一对大红灯挂,象征家族中添了丁。


无独有偶,在河南省的一些农村地区,也有将“赴宴”称为“吃桌”的。这里说的“吃桌”指赴大席而不是一般的宴会,是上规模有程式上的讲究的。


所谓“大席”包括这样的要求:酒菜丰富,讲究整桌整席;礼数周全,宴席上有很多规矩和套路;规模较大,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须聘请专业厨子,俗称“动厨”。 在河南民间,有两件事要办大席,一是结婚,二是庆生。所以,赴婚宴和吃喜面方可称为去“吃桌”。这与潮汕民间的习俗相似,倒是有“南呼北应”的感觉,不知这是否与潮汕人为中原移民有关?


来源:海滨邹鲁是海阳 

文/陈益群


360se_picture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5 23:09 , Processed in 0.0691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