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5|回复: 0

一门两“大王”!“橡胶大王”李莱生是梅州人还是漳州人?

[复制链接]

500

主题

642

帖子

58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15
发表于 2020-4-13 14: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南亚“橡胶大王”李莱生,是个传奇人物。生前,作为吉隆坡甲洞集团主席,他为实现中马两国建交的事务活动中,做了不少有益工作。1982年8月,李莱生在北京访问时,受到叶剑英委员长的接见,两人还用客家话直接交谈。

 

多少年来,每逢介绍李莱生的简历,通常会写“祖籍广东梅县,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他是漳州人了。



一门出两“大王”:父亲“橡胶大王”,儿子“油棕大王”


吉隆坡甲洞有限公司董事、拿督李孝贤


父亲丹斯里李莱生是“橡胶大王”,儿子丹斯里李爱贤是“油棕大王”,二代人皆为马来西亚巨富,且各有建树,堪称大马华商传奇。

 

之前,说及大马“棕榈油大王”、已故的马来西亚IOI集团创始人、掌舵人李深静,曾提及白手起家的他联合数个巴生商家,向丹斯里李莱生购买柔佛数千英亩园丘,从中得利上百万令吉,赚得人生第一桶金。而这个李莱生,就是马来西亚种植业泰斗,被誉为东南亚“橡胶大王”,更传奇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三个儿子“踩在巨人肩膀上”登高望远,事业更进一步,成为“油棕大王”,书写“富过三代”传奇典范。

 

1993年11月,李莱生因病逝世,享年76岁,其产业交予其子李爱贤、李孝贤和李顺贤继承。当时其家族共有四家挂牌上市公司,分别是吉隆甲洞、巴力吡叻、峇都加湾、及格林尼种植。

 

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其家族事业由其长子李爱贤掌舵。


大马报章报道李莱生生平


李莱生生前,其家族旗下公司一共拥有22万英亩的树胶、棕油及可可园。仅种植面积来说,李莱生集团所拥有的园丘仅次于英资森那美集团,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二,但就个人而言,李莱生排名第一。

 

李莱生是个“富二代”,他的父亲李铭兴(又名“李韵峰”),是大马怡保著名矿业家。早年,李铭兴从家乡渡海南下,到马来西亚挖锡矿,后举家迁往怡保。因他是客家人,受到梅州平远籍马来西亚“锡矿大王”姚德胜赏识,获赠5英亩锡矿地且由他来经营。

 

凭着客家人那种坚韧不拔、勇于创业的拼劲和闯劲,李铭兴获得成功,成为怡保一带著名矿业家。


橡胶大王李莱生


李莱生是家中四子,共有14个兄弟、9个姐妹。他也是双胞胎,因他是双胞胎先出生的,成了李铭兴之第四子。

 

李莱生出生于马来西亚吡叻州万里望埠,可他少年时被送回福建漳州祖居地芗城新华西路,并在漳州读书。后李莱生又回到怡保和父母一家人团聚,他毕业于怡保育才中学(圣米高中学),并完成高级剑桥文凭。

 

完成中学教育之后的李莱生,原本想赴澳洲深造,在家人的劝导下放弃,转而协助父亲管理矿业;弱冠之年,李莱生追随三哥李方生,协助打理家族矿业生意。

 

踏入种植业,对于“矿二代”李莱生来说,纯属偶然。上世纪50年代初,大马独立后,英国人纷纷出售所经营的胶园,当时主持家族事业的李莱生三哥李万生,也买下一块树胶种植园,不过,当时他们家并非为了经营胶园,而是以为园丘底下有锡矿。

 

歪打正着,开采几个月后,地下根本没有什么矿,于是,三哥李万生就将树胶园交予四弟李莱生来管理,并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起初,李莱生不懂种植,也是边干边学,到大马独立后,已在胶园经营成功的他,又大量从英国人手中收购树胶园,比如他买下了格兰尼种植园的股权,并以此为支点不断扩展。后来,他从控制巴都加湾种植园,提供股权交易,再控制了吉隆坡甲洞种植园。

 

也是对种植业的热爱,更因为他的高瞻远瞩,李莱生成了名闻东南亚的“橡胶大王”。


叶剑英委员长


对于祖籍国,李莱生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抗战时,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动“献机救国”运动,李莱生家族带头捐献10万美元的飞机一架,受到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嘉奖,并颁发“急公好义”、“爱国先驱”题匾。

 

建国初期,由于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禁运”政策,李莱生想方设法通过第三国渠道转运,转口出售大批橡胶制品和半成品,支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李莱生又向中国出售许多橡胶、棕油等货物,促进了中马两国贸易。

 

1982年8月,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的邀请,李莱生率领议会代表团首次访华。已故的李莱生,曾为上议员,曾于1975年被委任为怡保市议会主席(也就是俗称的“市长”)。其生前,还担任多个乡党社团的职务,由于李莱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屡受吡叻苏丹殿下晋封拿督、拿督斯里、太平局绅、及最高元首陛下赐封丹斯里。

 

北京访问时,李莱生受到叶剑英委员长的接见,并用客家话直接交谈发展中马两国的友好合作和经济贸易关系。访问期间,他还率团访问杭州、广州、厦门,也去了他的祖居地漳州。

 

1992年至1993年,李莱生先后三次回国访问,考察长江三角洲和中原地区,并决定在上海浦东筹办甲洞集团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1988年,李莱生被评为“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之一,接受马来西亚政府首相慕沙希旦颁奖,成为世界知名的橡胶实业家。

 

在怡保万里望(Menglembu)街,有一条路叫Jalan Lee Loy Seng(“李莱生路”),就是当地人为纪念大马橡胶大王李莱生所作出的贡献,并以他的人名命名的街道。

 

李莱生是一个商业成功人士,也是一名热心华教先贤。

 

自小深受华文教育的熏陶,曾前往中国漳州求学的李莱生,是因日军侵华而被迫返回当时的马来亚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多次捐助怡保市内的不少华文中小学,不少受惠的学校,都以李莱生的名讳为一些主要建筑物命名。此外,他曾捐献孟家兰(Pengkalan)十一英亩胶园给予霹雳福建公会,作为培南独中的校址。由吉隆坡甲洞集团开发的雪兰莪州依约煤炭田镇(Bandar Seri Coalfields)的一所华文小学,也是以“李莱生”命名。

 

李莱生的夫人李梁琬清女士,2002年捐助成立“丹斯里李莱生教育基金贷学金”,并于2005年再度捐献,设立了“潘斯里李梁琬清基金贷学金”。


吉隆坡甲洞集团总首席执行官丹斯里拿督李爱贤(左4)在广东梅县石扇罗芳伯故居纪念馆参观


传承无止境,李莱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李爱贤、次子李孝贤和三子李顺贤。李莱生去世后,产业由其三个儿子继承,家族事业也并未因父亲的成功而止步。

 

长子吉隆坡甲洞集团总首席执行官丹斯里拿督李爱贤,除了成为家族事业第三代掌舵人外,同时也接力其父亲在华社的一些职务。三个儿子均接受英文教育,对热心华文教育的李莱生来说,也算是缺憾,也正因如此,他一种鼓励儿辈多和华社保持关系,并要求孙辈都必须接受中文教育。比如,其长子李爱贤,除了在家族旗下企业任职外,同时亦担任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霹雳嘉应会馆名誉主席、梅州市侨联名誉主席等职务。

 

一代一代人的眼界总是不一样的,当年李莱生并没有止步于父亲矿业,而对于李爱贤兄弟来说,“橡胶大王”是家族事业的丰碑,他们也放眼全球,进行多元化战略布局,引领家族企业步入新的辉煌。

 

上市公司吉隆坡甲洞,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利比里亚拥有近27万公顷种植园,是全球油化学领先企业,产品涉及油脂、衍生品和特种化学品上下游产业链,也正如此,李爱贤被称为马来西亚“油棕大王”,和父亲李莱生一起一门出了“两大王”。

 

由于多年前橡胶价格波动特别大,接管家族企业的李爱贤也寻求新的突破口,他曾转种可可,但可可价格也大幅下降,入不敷出,后来选择种植油棕。

 

如今,李爱贤家族产业特别是油棕业,遍及马来西亚,从最初的马来半岛到沙巴,再至印尼、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地,都有其事业及产业领域的分布。



“橡胶大王”李莱生是梅州人还是漳州人?


李爱贤(中)回梅县考察


李莱生、梁琬清夫妇,有三子两女,三个儿子爱贤、孝贤、顺贤,名字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爱孝顺”,百善孝为先,乃中华美德。

 

作为客家人,事实上也是闽南人,“爱、孝、顺”从客家话说得通顺,用闽南话说更合嘴。

 

也许祖籍地是广东梅州的梅县(今梅县区),也许母亲李梁琬清女士也是梅县的客家人,李爱贤、孝贤、顺贤兄弟也多次赴梅县考察、拜谒祖先,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李莱生家族是梅州人,却不知道他们也是福建漳州人。

 

梁琬清女士的父亲,叫梁典元,在梅县区程江镇车上村的“辑瑞庐”,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客家围屋建筑,建于1932年,就是由梁琬清父亲,也就是李爱贤三兄弟的外祖父梁典元兴建的。


辑瑞庐


“辑瑞庐”,现列入梅县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登记单位,梁典元后裔已捐赠予当地政府,以传承弘扬好客侨文化。

 

长子李爱贤(Lee Ooi Hian),1951年生于怡保,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农学系,1977年加入父亲旗下的甲洞集团任职,1993年后他出任母洞有限公司执行主席,由其二弟李孝贤协助;“分工分业不分家”,家族旗下的投资公司,则由三弟李顺贤掌管。

 

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人多来自闽南和福州,而广东籍则以客家、广府和潮州人为最多。其中,西马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西海岸,以霹雳、雪兰莪、柔佛、槟榔芋、森美兰、马六甲和彭亨等州为主,且华人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如槟城、古晋、巴生和马六甲等城市的华人已近半数。东马华人,主要是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和福建的福州人。

 

李莱生的祖上,祖籍广东省梅县区白渡镇瓜洲,客家人。2019年4月,李爱贤和他外祖父梁典元的后裔梁琛祥、梁璞祥等人,曾到梅县开展考察访问。李爱贤和夫人潘斯里李微芬曾登上《福布斯亚洲慈善英雄榜》。


福建漳州新华西路东段的“李公馆”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追根溯源,方晓得家族根深叶茂之本。

 

相比于祖籍地梅县瓜洲,从李莱生祖父李树臣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从台湾内渡福建漳州,将其家族迁徙到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并建立李公馆并居住在那算起,到李爱贤这里,已是漳州祖居地的第四代人。

 

不过,也许是少于宣传之故,如今很多漳州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在马来亚还涌现一门两代的“橡胶大王”、“油棕大王”。

 

因城市改造,位于位于新华西路东段的李公馆,仅剩下“残局”,如今已难以窥视全貌了。当年,李公馆的肇基人李树臣从台湾迁至漳州,在东铺街购置一座大厝定居下来。其子李韵峰,于光绪年间南渡到马来西亚从事矿产开发,发家致富后汇巨款回漳州,将大厝周边的民宅统统买下来,拢共39间,并修葺一新;于是,在东铺街与市仔头(现今北京路)一带,形成了一片前设大宅门、中坐五进大厝,后辟山水园林花园的民居豪宅大户,本地人统称“李公馆”。

 

其中,李氏故居于2005年拆除,原址已改建商品房。李公馆现存规模尚有三进,两侧的护厝也保存下来。

 

李莱生是李韵峰第四子,他少时曾在漳州读书。旧社会时,李公馆曾是接待到漳州达官贵人的场所,名噪一时。1992年7月,李莱生被漳州芗城区聘请为“芗城海外联谊会”名誉主席,他曾三次专程来漳州故地,祭扫祖墓,走亲访友。


来源:一波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c589f163e36ea5f9b05050d2a33235a0.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4-10-8 23:23 , Processed in 0.4364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