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2|回复: 0

别闹了,粿条等于河粉?

[复制链接]

500

主题

642

帖子

59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75
发表于 2021-12-28 16: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潮汕人是恋家的,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勇于追寻和打拼,代代赓续着“红头船”的精神。

不管是留在故乡,珍爱熟悉的邻里和楼下的小摊,还是去往他乡,寻觅地道的滋味和地道的人。

不变的是记忆深处味蕾的根,所以,粿条便是粿条,它不能趋等于任何食材。


一碗粿条汤,是异乡潮汕人消解乡愁的方式。

一份干炒河粉,是广州人汲取能量的源头。

但你千万別和潮汕人说:「粿条不就是河粉吗?」

too young to simple

因为粿条和河粉,真的!不!一!样!



·粿条≠河粉·


关于粿条和河粉的混淆,许多久居广深的潮汕人更有资格感慨:很多店家其实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条,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觉都差不多,这不怪他们。

毕竟连“食神”蔡澜也曾说过:粿条,粤人称之为沙河粉,简称河粉。(《蔡澜谈食材之粿条》)


但事实是,他们并不是双胞胎,粿条≠河粉。

从外形来看,潮汕的粿条乍看跟河粉长得一样,其实不然。

1、原料不同。潮汕人喜欢爽口和纯粹,粿条主要是用米浆制成,它不像河粉会在米浆里添加很多薯粉、淀粉,因此吃起来韧性不像河粉,厚度也比河粉要厚得多。

粿条和河粉的制作过程大致相同,都是先将主要原材料——大米,淘洗干净,然后加入石磨或者石磨机器研磨成米浆。

但河粉会在米浆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薯粉和淀粉,然后上蒸笼或者竹屉蒸制,晾涼后切成条状。

而潮汕粿条更追求米香的纯粹,所以在原料调配比例中米浆的占比会更大,薯粉和淀粉只起到定型作用。

2、原料不同导致的颜色不同。制作粿条用的是米浆,蒸熟后透明度要比添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来晶莹透明,粿条则是轻微的乳白色。

乍一看,粿条和河粉都是白白嫩嫩的,看不出区别,但是仔细一瞧,里边大有名堂,还是是很容易辨別的。

粿条几乎是纯米浆制成,所以通身呈乳白色,前后两面很是平整光滑。刷上防粘的食用油后,一张张粿皮摞在一起更像是一匹匹雪白的绸缎。


3、宽度不同。粿条宽度比河粉窄,顺滑爽口,口感比较饱满,米味更重,煮过头容易断。而河粉的口感偏软黏,弹性非常好不容易断,有韧道。

说到底,粿条和河粉的根本不同就在这米浆的比例上,可以说,广州人更偏向于软糯绵滑的口感,而潮汕人呢,更喜欢爽口清脆,例如一碗白粥,广州粥是绵而入味,水和米相互交融,潮汕粥则是泾渭分明,米是米水是水,有点类似于泡饭。



从年岁来看,潮汕著名的美食学家张新民曾经根据潮州府的《秋八月观神之八》推断出明代就已经出现粿条这种食物:“箸头尖,箸尾摇,箸头尖尖挟针菜,箸尾摇摇挟粿条。”


这首古老的“关神曲”,也可以看出最早的粿条是作为祭祀品使用的,到了今天,揭阳地区的人们逢年过节都还是习惯将粿条作为不可或缺的祭祀食品。



广府的河粉呢,也不是一碟没有故事的河粉,她出自于清末时期广州的沙河镇。沙河镇位于白云山东麓,山上有九龙泉,传说只有取了这个泉的水来制作沙河粉,才能爽滑可口,软糯晶莹,逐渐的,沙河粉成为老广州人的传统美食,并录入了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这个时间点来看,河粉很有可能是广府人从潮汕人学习到了这道米制品的方法,并结合当地饮食习惯进行改良。这种美食的转化与创新对潮汕人来讲并不陌生,例如我们学习了广州的肠粉,客家的牛肉丸等等。


港真,粿条好吃还是河粉好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钟爱。美食,无分好坏,只分你心里的偏好,可以不喜欢,却不能不尊重。


·看它們七十二变·

「湿炒,干炒,捞粉」

广府河粉在做法上的花样比较少,可样样是经典,都是广州老饕割舍不下的味道。


「炒牛河」是广州人的至爱,没它不行,早餐来一碟「零舍精神」,中午來一份能力满满,晚饭夜宵來一份「食极唔厌」。



「炒河粉」也分「乾干炒」、「湿炒」,干炒河粉大火猛炒,讲究一个镬气,吃起来口口生香,是夜宵江湖中的一员大将。



「湿炒河粉」则是用小火候去炒,而最后的灵魂芡汁必不能少,用湿润的芡汁把弹韧的河粉和配菜融合在一起,虽然不如「干炒牛河」有镬气,但香气却更加浓郁。



「捞河粉」则更能提现出老广对食物纯粹滋味的追求。


纯手工制作的河粉直接淋上豉油或是牛腩、亦或是排骨,不经猛火翻炒的河粉在筷子一起一落中,被酱汁均匀裹上,嗦上一口,爽滑弹韧的河粉和咸香的酱汁完美mix!


粿条是个宝,哪里需要哪里跑

—①—

炒粿条

传统的潮式炒粿条是先将油锅烧热,放入粿条翻炒几下,再将少量的水倒入。

在粿条的另一面形成微焦状,再放入肉丝、虾仁,洋葱丝,番茄片等配料炒。

炒粿条还分干炒和湿炒,牛肉芥兰炒粿条是很经典的吃法,干炒爽滑香口;湿炒更加入味,多了一份缠绵的口感。

要说湿炒河粉是广州夜宵江湖中的大佬,那「炒粿条」就是潮汕地区的大哥大。

小到街边「洪记粿汁」、「陈记炒粿」等夜宵小摊、大到「锦绣大饭店」等饭店酒肆中,都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芥蓝炒牛肉粿条」是刻在每个潮汕孩子DNA里的味道。



芥蓝和粿条率先下锅大火爆炒,而沙茶腌制的牛肉则是「独自美丽」,在大火翻炒下,几秒之间香气爆发。

最后芥蓝和粿条一同加入,让牛肉酱汁锁住每一条粿条,起锅,开饭!


—②—

牛肉粿汤


这是流传最广、最好吃的吃法,潮汕以牛肉粿条汤最为出名。


粿条汤的味道重点是汤。大多是秘制牛骨汤。

一碗牛肉粿条,牛肉和牛丸是标配,牛丸是牛筋丸,纯肉纯手打,吃起来肉质弹牙,牛味十足。


几颗牛肉丸浮在粿条汤上,再加上几片新鲜的生菜、萝卜,想想口水就垂涎好几尺。

更让人熟知的,应该是「牛肉粿汤」。

这一口异乡潮汕人放不下的眷恋,让「粿汤」遍布异乡。粿条铺底,码上正宗的潮汕牛肉和牛肉丸,淋上一勺熬煮了十几小时的牛骨高汤,最后以炸蒜和香菜收尾。这是潮汕人熟悉的味道。


—③—

沙茶干粿

干拌粿条的吃法中,最受欢迎的是沙茶粿条。


它的做法很简单,和普通的干面做法一样:


过热水,晾干入碗,加沙茶酱、葱花,快速搅拌,再搭配上一碗猪杂汤。


和「捞河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应该是潮汕的「沙茶干粿」。

同样无需烹炒,在热汤中将粿条「烫」活,置入碗中,淋上灵魂沙茶酱,趁热拌匀。一碗朴实无华却让人牵肠挂肚的「沙茶干粿」就完成了~

但「干粿」会比较噎,搭配着「牛肉丸生菜汤」食用最佳。


—④—

炸粿条


「阿兄,物2个银粿条!」小时候,放学铃声一响起,便会冲向校门口的「炸粿条」小摊,用偷偷节省下来的五毛、一块,买上几串炸粿条,吃完才肯心满意足地回家。


阿兄把粿条捲开放入炸粿,「滋滋滋」的声音萦绕空气中。

在小朋友的瞩目下,炸好的粿条起锅放置在酱料盘中,刷上一层自家秘制的蒜蓉汤汁,从左往右又捲起來,围观的小孩真的馋哭了。


—⑤—

红桃粿

「红桃粿」是潮汕地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祭祀佳品,而粿条正是其中重要的原料。


水沸下锅,煮至粿条软烂,倒入专用的「揉粿钵」,再加入适量米粉,烫手的粿条在媽媽「无情铁手」的反复揉搓下和米粉完全融合,最后点上一点点「红桃」色素,成为粿团,等待包裹万物。


小编最喜欢吃的就是糯米红桃粿,桃红色的粿皮里,填满了糯米、香菇、虾米、花生米等配料,不管是上锅蒸还是下「鼎」煎,都是独特美味的存在。


·它们都是各自心中的白月光·

这种宽容基于一种共识,不论是Q弹爽滑的广府河粉,还是米香饱满的潮汕粿条,它们都是广州人和潮汕人各自心中的白月光,是不可替代的味道。



简简单单一碗粿条,泡炒干捞总相宜,对吃货附体的潮汕人来讲,就已经是种难以割舍的幸福了。



对身在异乡的潮汕人來说,偶尔去帮衬一下楼下那家潮汕粿汤的生意,尽管味道和媽媽煮的那碗用料丰富的粿汤相差颇多,但是总能消解一些思乡愁绪。


而「粿条」和「河粉」,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区的代名词,所以在听到別人把二者混淆为一物时,潮汕知情人士总会激动跳出來反驳!


毕竟那是刻在基因里的味道,怎容出错~

下载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1-16 00:44 , Processed in 0.0568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