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红头商船谭半港”,当年潮汕人“过番”要靠姓谭的!

2018-11-4 11: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7|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摘要: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清朝初年,由于战乱等原因,潮汕海运业、对外贸易业陷入停顿,一蹶不振。康熙23年(1684),郑成功反清失败以后,清廷放松东南海禁,闽南、粤东一带相对稳定,商业、贸易、运输等行 ...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清朝初年,由于战乱等原因,潮汕海运业、对外贸易业陷入停顿,一蹶不振。康熙23年(1684),郑成功反清失败以后,清廷放松东南海禁,闽南、粤东一带相对稳定,商业、贸易、运输等行业得以逐步恢复和发展。

 

雍正元年(1723)清廷谕旨:“着将出海渔民船按次编号,刊刻大字,船头桅杆油刷编制。”沿海的商民纷纷集资,造船出海,并按照要求将船头涂色以作区分——苏州黑色,浙江白色,福建绿色,潮州红色,潮商因此得名“红头船”。

当时的红头船商帮航线远达东南亚的吕宋、暹罗、安南等诸多国家,而国内也与上海、台湾、广州、宁波等地保持着密切的海上贸易往来,全盛时期民间红头船数量达到300多艘。仅1782年至1868年这段时期,乘坐红头船抵达暹罗的潮商就多达150余万,可谓是“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

 

当时有“红头商船谭半港”一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原来,在各港口红头船上的水手、舵工,多为谭姓人氏,尤其在潮阳海门。 海门是潮阳母亲河练江的出海口。顾名思义,门就是海的门户,是扼守海潮灌入潮阳平原的门户。

潮阳海门

彼时潮阳的谭姓人氏大部分聚居于棉城镇郊的家园。昔有家在这里栖息、晒网,后定居。因村中有祠堂,称“家宫”,又称“家宫村”。从事航运贸易的潮阳谭姓,从潮阳的龙津港出发,既有海船航运于国内沿海商埠,又有南下达雷州、琼州、安南、暹罗、新加坡及东南亚诸国;亦有民船穿驶于练江流域,货运达惠来、普宁等内陆地区。

龙津港又称龙井渡头,是潮阳最具戏剧色彩的古港,位于城邑之南,练江出海口处,沿练江可直航金浦、和平、铜盂、峡山、贵屿、陈店、司马浦诸乡镇,直抵惠来、普宁等地,经护城河连结后溪港,可达汕头、揭阳、潮州,出海门湾可通滨海各口岸。

 

龙津港是很多历史传奇故事发生地,据史书记载,明代邑人、名贤林绍家贫,上京赴试,其妻赶至龙津港,在丈夫上船前迫写休书,后林绍得中荣耀归来,其妻要复婚,被林绍拒绝,故事诙谐,被编成潮剧《龙井渡头》,流传潮汕和东南亚各国。

1970年,随着龟头海围海造田和海门湾闸坝的建成,水域外移,港岸变迁,龙津古港也自然消失了。

他们运载的货物,多为红糖、土产、瓷器、渔网,进口的多为大米、豆类、干果、药材、海珍、丝绸、布帛、木材。至乾隆年间,已出现贩运蔗船北上而成巨富的商家。 

 

谭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根据宋人编辑的《百家姓》,谭姓起源于汉、唐年间的陕西弘农郡,即今天陕东豫北、晋南交界处的华阴县东南一带。 

那么谭姓又是何时进入广东、来到潮汕地区,形成“红头商船谭半港”的局面呢?

 

 北方谭姓的南迁,始自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大批北方仕民为避战乱,迁居岭南,始有谭姓入粤。 

 

北方谭姓进入广东,定居在珠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或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或从事商业、贸易业,或从事贩运。南宋末年宋室小朝廷臣民避乱南渡,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士诚等为争夺政权发生混战,都有北方谭姓入粤,并逐渐向粤东迁徙,定居在沿海地带,蔚成族系。 而清廷解除“海禁令”之际,便是谭姓从事海运业之起始。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6 02:18 , Processed in 0.0461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