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省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丁日昌幼年时随祖父和祖母来揭谋生,一生大部分时间寓居揭阳。作为一代名宦,他清正廉洁,励精图治,爱民如子,政绩斐然,深得百姓的爱戴,在揭阳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 传说丁日昌青年时期中了秀才,为生活窘迫,往城隍投靠同学朱锦州家寄读。有一天,因朱家失落五十钱,疑是丁日昌所盗。朱家的人在暗中议论时,被丁日昌听见。他内心非常气愤,便离开他们,流落潮州。他几天没有吃饭,饿倒街头。一个中年妇女路过,见状甚为可怜,又见他是年轻书生,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收留他在家里住宿。过了月余,丁日昌心里甚为感激,但觉得长此下去,不是上策。 有一天恰逢知府出巡,丁日昌见八抬大轿前呼后拥从门口经过,便心生一计,上前拦轿大呼:“冤枉呀,青天白日饿死秀才,望大人怜悯抚恤!” 知府见他像个读书人,拦路叫冤,必有跷蹊,命差役把他带回府衙问话。因见丁日昌能诗、能赋,对答如流,便留他在府中当个文书。从此,丁日昌开始有了栖身之处。 ![]() 丁日昌府位于揭阳市区北窖柴街 丁日昌在潮州府中工作勤恳,手下妙笔生花,颇得知府好感。知府有时让他参与起草公文,甚至有些案件也交给他协助审理。 有一次,潮州府抓到了三百名海盗,知府便交给丁日昌审理。丁日昌俨若法官,威风凛凛地坐在公堂上,传令把三百海盗押上堂来,拍案喝道:“你等目无王法,胆敢扰乱海疆,抢劫掳掠,危害商旅百姓,罪该万死!”说罢,便叱令刀斧手:“立即把案犯押赴刑场处斩!” 众海盗自知难以活命,只有闭眼等死。谁料在郐子手将要上前抓他们时,丁日昌把话头一转,又对众海盗说:“你等若有悔改之心,还可立功赎罪。”众海盗一听,连连磕头求饶说:“大人刀下留情,若有驱使,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于是,丁日昌即赦他们死罪,改为监禁,留待日后使用。 ![]() 同治七年,丁日昌出任上海道台时,感到非常棘手。洋人在上海横行霸道,无法无天,清廷一贯媚外,莫之奈何,不敢向洋人收税。但上海每年需缴纳国库白银五百万两,这要从何而来?弄不好,便是身败名裂。 丁日昌左思右想,并无良策。最后,他想起当时由他宽大处理的三百海盗,便令差役去潮州府将这批海盗押到上海,向他们训谕:“今天决定将你们宽大释放,但要听我的吩咐!今后你等于海上,如有遇到不法洋人便打,遇到走税洋货便抢,不得有违!”众海盗叩头谢恩而去。丁日昌又张贴告示:“凡到上海经商的洋人,货物都要纳税,凡事先不到本府登记纳税者,其生命财产安全,本府概不负责。” ![]() 后来,洋人的贷物常在海上被抢,纷纷向上海道台告状,要求保护。丁日昌的答复是:“本府有告示在先,你们必须按我国规定章程纳税,方予保护。”迫得一向气焰嚣张的洋人,不得不照章纳税。从此税务收入大增,上海的市治安稳无虞。三百海盗后来又被安置在海关和税务衙门任事,让他们安居乐业,改邪归正。 ![]()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5-6 02:20 , Processed in 0.0397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