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不问东西》抗日空军英雄原型——潮南溪尾周村周修忠

2018-11-10 23: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25|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传片 11月11日是空军节,近日第十二届航展在珠海举行,中国空军新型战机和一批现役主战装备亮相航展,集中展示空军在改革开放、改革强军中取得的新成就,让全世界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如今如此之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传片


11月11日是空军节,近日第十二届航展在珠海举行,中国空军新型战机和一批现役主战装备亮相航展,集中展示空军在改革开放、改革强军中取得的新成就,让全世界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如今如此之强盛!


看到战机就想起年初热播的《无问西东》,身负重伤的沈光耀坐在同样满身疮痍的战机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回想起村子里等着他投喂食物的难民儿童,回想起那些昔日一起训练的战友刚刚为国捐躯的场景,回想起母亲眼角的泪花。伴随着一句用家乡话念出的“妈,对不住。”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调整战机方向,径直向敌舰撞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何等悲壮!


个人觉得,抗战中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冲天》动画科普记录正面战场,814笕桥空战,中国空军节来历

抗战时的中国空军,一个被后人忽略的军种。然而整个抗日战争牺牲人数比例最大,最惨烈的军种当数空军。到了抗战中期几乎全军覆莫,而从中央航校毕业的学生还是源源不断以赴死的心态奔赴空中前线。

▲民国中央航校大门

提起中央航校,让我想起了73年前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民国时期的中央航校,录取的学生可以说是万中挑一,必须要有突出的身体素质,还有要有过人的心理素质,而且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所以录取的学生都是各军事院校的佼佼者,他们有的出身名门望族,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刚考上清华,一个个英武潇洒,前途无量!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无问西东》里最后一幕,沈光耀的母亲一身素服送别大林小林的身后的背景伴着沈家“三代五将”的家门荣光的牌匾,诉说着多少无声而伟大的故事。

多年前搜集潮籍黄埔军校生档案时发现,六期本校有潮阳峡山溪尾周村的学生——周修忠,也是唯一毕业转去中央航校的学生。后经多年搜集终于得知周修忠的抗日英勇事迹,揭开这段沉寂已久的历史。

▲周修忠旧居溪尾周村涂库内

周修忠,字剑军,1908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潮南溪尾周村涂库内的官宦之家,叔父是孙中山任命的潮梅守备司令——周潜。民国建立后,全家随父周毓卿经商迁往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高级学校,接受新式的高等教育,在校期间已经能熟练的掌握两门外语。他也是个体格强壮的青年学生,酷爱运动,加入了学校成立的中国第一支童子军,可谓文武双全。

1926年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第六科,(与共和国大将罗瑞卿,著名诗人臧克家,国军抗日名将廖耀湘,戴笠,孙明瑾均为同窗同学)。

▲周修忠黄埔军校毕业照

进入军校后周修忠各科成绩优异并且继续发挥其体运动特长,并作为军校篮球学校代表队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运动会上,为学校乃至地区争光。文武双全的他也成为了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的成员。

▲1927年《申报》刊登黄埔军校篮球代表队

1928年中央航校在杭州笕桥成立,周修忠成绩优异,身体素质突出,被保送至中央航校学习,成为中央航校第一期学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空军。期间还被选进空军教导总队。

▲中央航校第一期战斗机飞行员

1931年毕业后服役于 中央航空第六队,上尉飞行员(空军特别党部委员会常务委员)

同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华北局势一下子变的紧张起来,全国民众同仇敌忾,抗日激情达到沸点。从小对岳飞和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崇拜备至立志报国的周修忠此时已经是摩拳擦掌,早已准备报效祖国。

翌年,淞沪抗战爆发,周修忠终于等来了时机,其所属的航空第六队也奉命参加了战斗。1932年2月5日上午9时许,中国空军第六大队大队长黄毓沛率领部下17人分别驾驶9架飞机(含容克斯K-47双座战斗机、LincockⅢ式战斗机、钱斯.沃特O2U-1/V-65C”海盗”式轻型侦察/轰炸机以及道格拉斯O2MC-4 轻轰炸机),刚准备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转场至上海虹桥落地,挂弹加油以后再攻击吴淞口外的日军舰船。忽闻防空警报长鸣,于是其中的4架战斗机起飞迎战,并在昆山一带上空与日海军2架(一说3架)由平林长元大尉带队的舰载轰炸机以及3架由所茂八郎大尉带队的舰载战斗机狭路相逢。

我机旋即展开勇敢反击,其中有一驾战机几次被敌机紧咬住后总是能完美的翻身反咬敌机,并且期间击中敌机一驾,最终逼退敌机。其日军1架敌机受伤,我方则有2人负伤。这也是中国空军航空史上第一次对日空战,那驾技术高超,身先士卒的战机正是周修忠所驾的容克斯K-47双座战斗机。

整个淞沪抗战在日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第十九路军、宪兵第六团,张治中的第五军,空军第2、6、7航空队,总兵力约5万人和上海民众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寸土不让,最终逼停了日军。在整个战役期间,中日双方空军交战五次,虽然这是年轻的中国空军首次参加抵御外敌的空战,但中国空军勇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生命和鲜血捍卫国家主权,给人以深刻印象。

此役后,日本人对华的狼子野心暴露无痕,中日难免一战。也凸显了航空力量的不足。周修忠随即转入中央航校洛阳分校担任飞行教官,期间培养了闫海文,乐以琴等后来的空军抗战英雄。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战争拉开帷幕。时任广州空军总站总站长的周修忠亲率所有战机参加了战役,而此次战役上空的较量,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空战之一。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血洒长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闫海文毕业于航校六期,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机身着火,闫海文跳伞后落入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围捕并劝降,闫海文不为所动、用飞行员佩戴的手枪击毙五名日军之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殉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这里偶得闫海文寄给其飞行教官周修忠的一张留念相片

▲闫海文寄给周修忠相片留念

三个月内,弱小的空军击落日机230架,击毙日本飞行员327名,而中国空军也已损失殆尽,周修忠也在一次轰炸任务中被敌机击中,机翼起火后任然坚持完成任务,然而奇迹的返航,但也身体两处负伤。淞沪会战最终以国军失利而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1940年,在苏联和美国的先后帮助下,国民政府得以重建空军并迅速投入作战。养伤的周修忠调任空军军士学校担任管理科长。1942年升任空军总指挥部总务处副处长,期间协同指挥空战大捷数次,为后期的抗日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抗战8年,这支军队牺牲达6164人,但无一被俘、无一投降。

请再好好看一看,合影上的年轻人

抗战胜利后,照片上他们,

一个一个变成了十字架,

最后活下来的,

只剩下两个人……

至抗胜利,中央航校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1700人冲天参战,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平均年龄不足23岁。

引用航校生夏振扬毕业后留有《别宴》一诗,末句正是当时航校学子们心声的写照——同伴,今夜是“生离”,且来歌,我们期待“死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73年过去,时值珠海第十二届航展之际,让我们缅怀这群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壮志凌云的年青人。

轻渡关山千万里,一朝际会风云,至高无上是飞行。

祖国强盛,勿忘历史,致敬英雄!

▲中央航校校训


资料来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台北国史馆、

上海历史档案馆、

黄埔军校六期同学录

资料整编:周晓孟


来源 | 潮之南文史论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6 02:27 , Processed in 0.0312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