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从抗衡国际巨头到惨遭行业剧变,看一个民族品牌的惊天涅槃

2018-11-15 11: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3|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摘要: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乐凯胶卷”见证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迁,承载着太多太复杂的民族情感 它曾高居天堂,贵为民族之光,与柯达、富士两大国际 ...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乐凯胶卷”见证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迁,承载着太多太复杂的民族情感


它曾高居天堂,贵为民族之光,与柯达、富士两大国际巨头三足鼎立。


它曾坠落泥潭,惨遭行业剧变,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如今浴火重生,完成惊天涅槃。


它就是乐凯。


一个民族品牌的自我救赎。



1


1964年国庆节这一天,电影《兵临城下》在全国上映。


(电影《兵临城下》)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用自己研制的黑白电影胶片制作的电影。胶片的研制者,正是乐凯。


乐凯前身是苏联援建的化工部第一胶片厂。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在无技术指导、缺乏设备的窘境下,乐凯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胶片。


1968年,中国第一部用彩色电影胶片制作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发行,用的正是乐凯胶片。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1970年4月24日,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播放《东方红》乐曲的磁带,正是由乐凯研制。


1980年代,柯达、富士等外国胶卷早已风靡全球。研发国产胶卷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乐凯的肩上。


乐凯仅用三年时间,就让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正式量产,打破了中国十年内研制不出彩色胶卷的魔咒。中国因此成为继美德日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自行研制生产彩色胶卷的国家。


(乐凯胶卷)


“乐凯红”深入国人心中,1990年代,乐凯彩色胶卷年销售量达5000万卷,占据国内25%的市场,与柯达、富士三分天下,长达20年之久。


乐凯胶卷因此被媒体誉为三面民族工业大旗之一,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有一张乐凯胶卷拍摄的照片。


天有不测风云,数码成像技术冲击之下,胶卷行业不堪一击。


2005年,彩色胶卷的发明者德国爱克发胶卷公司宣布破产。2012年1月,柯达提出破产保护。


寒冬凛冽,乐凯急坠而下。巅峰时期的2000年,乐凯年净利润高达2.2亿元,随后一路下滑,2005年猛跌至2233万元,2011年亏损了5592.55万元。


2012年9月,乐凯被迫宣布,彩色胶卷正式停产。


从天堂到泥潭,乐凯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输给了时代。



2


其实,数码浪潮袭来时,乐凯已经感觉到了危机。


2004年,乐凯推出了多款数码相机,并不断尝试喷墨耗材、彩扩机、偏光片等领域,皆以失败告终。


(乐凯数码相机)


转型之路,屡屡碰壁。乐凯逐渐意识到,跟风必然死路一条。只有开发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产品,才有出路。


2005年,乐凯果断决定,停止游离于核心技术之外的探索,紧紧依靠40多年来积累的“微粒、涂层、成膜”三大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印刷影像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和图像信息材料三大业务。


转型谈何容易,乐凯瞄准的领域,大多为外企垄断。


以高性能膜材料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制造基地,所需的光学薄膜原材料却一直依靠国外进口,技术被日韩美等少数企业掌握。


历史再度重演,乐凯又杀入了一个外资强敌环绕的市场。2008年,乐凯位于合肥的光学PET薄膜(聚酯薄膜)生产线建成投产,填补了中国平板显示上游产业关键原材料领域的空白。


(乐凯PET薄膜(聚酯薄膜)生产线)


2007年,原铁道部对高铁火车票用纸进行招标,乐凯自主研发的热敏磁票产品,一举击败德国、意大利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为新一代铁路客运售检票系统提供票务产品支持的企业。


乐凯热敏磁票产品


2016年,乐凯建成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填补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空白。


除此之外,乐凯生产的PS版、彩色相纸、特种胶片、磁条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都高居第一。


(乐凯产品线,点击查看大图)


今天的乐凯,虽然已不复当年之盛名,却也立足了脚跟,实现了转型。



3


6年前,乐凯停产胶卷,国人一片惋惜。


毕竟,无数人的精彩瞬间,都曾被定格在那一帧小小的、价廉物美的国产胶片之上。


“乐凯胶卷”见证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迁,承载着太多太复杂的民族情感。


让人惋惜,却也不必留恋。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用“创造性毁灭”一词来描述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新的消费者和产品、生产和运输方式,市场以及新工业组织形式,不断破坏着市场的均衡,实现超额利润,创造新的行业,同时淘汰旧的公司。


巨头很强大,但也很脆弱。


从胶卷巨头柯达、互联网先驱雅虎再到手机王者诺基亚,它们曾经辉煌一时,成为各自领域的霸主,但当行业新浪潮袭来时,它们几乎彻底丧失了应变能力,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回顾大企业衰败史,方知乐凯浴火重生之难,喜见“似曾相识燕归来”。


市场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唯有创新,才能生生不息。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是由海内外资深媒体人和财经从业者共同打造的财经自媒体。局长专注原创,正说时势,解码财经,洞悉全局,为你提供最新鲜的资讯解读和最权威的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6 06:32 , Processed in 0.0334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