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9亿元,上市7年,主业都守不住,搞起了手游、核电、新能源动力电池“偏门”, 四年三次重组失败,号称A股重组“钉子户”,455名员工干了三个月,营收一栏却是挂个“0”,这就是史上最囧上市家族企业——群兴玩具。 “玩具车大王”与A股重组“钉子户” 无家族不企业,说起家族企业群兴玩具,还得先从创始人林伟章家族谈起。 林伟章,生于1974年,祖籍广东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高中是在潮安宝山中学念的,2013年,他还捐资20万元,在母校设立奖教奖学金。 林伟章的父亲林锡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潮州经商十多年,以抽纱、陶瓷、农副产品等业务为主,有一定积累。林伟章做玩具白手起家的资金,有一部分就来自父亲的资助。 上市公司群兴玩具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澄海市运达计量器具厂,这是一家集体性质的企业,原隶属于澄海市澄华街道城西工贸管理站,最初是生产计量器具。 1999年,运达计量厂更名为“澄海市群兴电子塑胶玩具厂”,并由林伟章出任法定 代表人,并转入生产玩具,但企业性质依旧为集体所有制,实则林伟章、黄仕群实际投资的企业,也就是常说的“挂靠”。 林伟章曾任中国玩具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理事、澄海玩具协会副会长等职,履历介绍上有一条“具备20多年的玩具行业从业经验”,即由此来。 要说群兴玩具,有必要提一下汕头的澄海区。自2003年1月撤销县级市,设立澄海区后,素有“粤东门户”之称的澄海迎来“黄金十年”,云集了众多上市公司,比如宜华健康、奥飞娱乐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个小小区县,竟诞生了多家与玩具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如群兴玩具、骅威文化、星辉娱乐等。 澄海有两大支柱产业,一是毛衣、二是玩具,而玩具业的表现,可称为“世界级”,全产业覆盖,且垂直细分很强。比如林伟章的群兴玩具,以生产各式玩具童车见长,一度是澄海玩具业的领头羊之一。 群兴玩具是2011年4月22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每股发行价20元,平安证券为保荐机构。 群兴玩具最初是合伙制家族企业,由林伟章和他的表姐夫黄仕群100%控股,各自持有50%比例的股份,即同为群兴玩具创始人。上市前几年,群兴玩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股权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持有群兴玩具80%股份的控股股东“广东群兴投资有限公司”,变为4人共同持股;林伟章为大股东,持股40%;表姐夫黄仕群股权比例为30%,其妻子林少洁,也就是林伟章的表姐,持股20%;第四大股东是林伟章,也就是林伟章的哥哥林伟亮,有10%的股权。 也就是说,林、黄两大家族,实际上依旧是各持对半股权。 (群兴玩具2011年上市后的股权关系图) 群兴IPO之前,进行了一次增资控股,引进了5个自然人股东,多为潮汕商人,共持有20%比例的股权。 企业上市后,除2012年营收达到5.05亿元的顶峰外,业绩开始大变脸,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到2016年,营业收入仅2.51亿元,净利润也变为1300万元,到2017年又陷入亏损,预计全年亏损0.14亿元~0.21亿元。 更奇葩的是,2017年三季报显示,群兴玩具营业收入为“0”,存货为“0”。(呵呵!勿要嫌平常收入低,其实,您的收入比不少“上市公司”的营收还要多。) 2011年4月30日,上市答谢宴会上,创始人林伟章、黄仕群两人喜悦的心情堆满脸上,频频祝酒,现场飙歌。一曲《好日子》后,又是《明天会更好》,可上市7年的现实,真是歌好听,事难做呀! (成功上市后,董事长林伟章(右)与总经理黄仕群(左)祝酒) 出口量逐年下跌,调头攻内销,可内销又需要强大的品牌,还必须有完善的渠道,另外,一边又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提升以及币值调整的压力;2011年上市的群兴玩具,其实已进入行业内外交困的十字路口,从2008年金融危机算起,玩具市场已逐年变寒。 与林伟章同处于澄海,又是同行的奥飞,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玩具企业,面对行业“寒冬”, 自己投钱拍动漫片,如今又改名“奥飞动漫”为“奥飞娱乐”了,玩起泛文化生态、泛娱乐生态模式了。 可奥飞转型之路并不容易复制,不是哪个都可以扑进去玩动漫的,而且他们也没离开本业,与动漫片相关的主题玩具“悠悠球”,一年带来的销售额就1亿多元。 主业萎靡不振,业绩一直往下掉,看着一家家玩具厂出卖、关门,群兴玩具的掌门人也是相当焦急。与奥飞不同的是,林伟章他们梦想“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实现企业的“凤凰涅槃”,故而把转型的动力外挂在别人身上。 2014年7月22日,在史上最严厉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重压下,坐不住的群兴玩具公告称,宣布收购艺动娱乐母公司星创互联。 当时,星创互联以开发一款《全民英雄》手游产品出名,之前一直外传是“掌趣科技”的收购对象。显然,林伟章在COPY蔡东青的奥飞模式,人家玩“动漫+玩具”,他来一个“手游+玩具”,也想达到转型的协同效应。 当时,群兴玩具拟购买的星创互联100%股权,计划交易总额为14.4亿元。可截止于2014年5月,星创互联的股权账面价值仅是6761.86万元,且是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与14.4亿收购价相比,溢价高达20.3倍,令人费解。 由于马化腾旗下的“腾讯计算机”持有星创互联37.22%的股权,群兴公告一出,外界纷纷质疑这是向马化腾等人利益输送,帮其套现。另外,交易方案还规定,对李波、尹超等股东,须一半以现金方式支付。 同年11月,因“参与本次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 群兴的重组方案被监管层否结。 若说群兴第一次并购重组还算有点谱,16亿收购核电资产“三洲核能”的第二次重组,则玩出“境界”了,离谱的要命!“三洲核能”是一家“核电+军工”概念企业,重组标的公司的股东有三家,一是四川“三洲特管”,一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还有一家是“华夏人寿”。 按相关规定,中国核动力院要完成股权交易,不仅需要财政部审批,还得拿到国防科工局的批件。2016年6月,群兴才抛出重组方案,仅2个月后就宣告重组失败。 手游打不好,核电也玩不成,借道重组转型屡屡失败的群兴玩具,来了个“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2016年9月2日,群兴玩具收到深交所一份监管函,怎么回事啊? 虽说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可时间却无法抹平一切。以唐万新、唐万里兄弟为首的“德隆系”神话破灭后,可“德隆系”的魅影却一直出现于江湖。 炒作完“深圳惠程”后,纪晓文、杨富年等一干德隆系旧部人马又找到了新下家,就是群兴玩具。2016年8月,群兴玩具董事会改选,原班人马齐刷刷地拿下,“城头变幻大王旗”, 那一群在深圳惠程“混”了一圈、有着浓厚德隆系色彩的资本玩家被拱上“董高监”大位。 其中,纪晓文替代林伟章出任董事长,安鹏啸、朱小艳、邢伟等进入董事会,并同时聘任朱小艳为总裁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 纪晓文等人推动之下,套路还是此前玩“深圳惠程”那一套,一边抛售资产,一边找热门炒作故事。这一次,他们帮林伟章玩的是“新能源电动车”概念,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29亿元交易金额收购时空能源100%的股权,并切入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仅一个月后的9月,计划被宣告终止。 群兴玩具玩“并购重组”,真是“钉子户”,打不死的小强!直到2017年半年报,还祭出所谓“智能交通”、“互联网+”等第二主业概念。 2018年1月29日晚,群兴玩具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筹划股权转让的停牌进展公告》,并称“公司控股股东广东群兴投资有限公司正在筹划公司股权转让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看来,这一次是要“卖身”了! 一个企业的成功,更多的需要专注、坚持 2017年9月18日,有着69年历史、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 在美国和加拿大申请破产保护,而同期,另一家玩具巨头“美泰”表现也差强人意,其拳头产品“芭比娃娃” 玩偶和“风火轮”玩具车的全球销售额也在下降。 事实上,包括澄海、东莞在内的各地玩具企业,经营压力愈发凸显,不少企业纷纷朝智能化、教育等领域转型,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是死路一条。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光群兴玩具所在的澄海一地,从事玩具礼品生产和配套企业就约有13000家,但当今玩具业的竞争优势,远非产业集群可以达到的,而是更多地追求智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 一个做得好的企业,商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共通点。表面上,群兴玩具上市7年,大半多的时间在做转型的并购重组,也就是在寻觅时机,可为何一次次失败呢? 做企业有个大忌,那就是什么都想做,又“朝三暮四”,从不考虑与自己主业是否有兼容性,自身关键资源及能力是否抵得住。 像群兴创始人家族,连自己企业战略定位都没有固定下来,别遑论什么清晰的盈利模式了。 一次次不死心的“忽悠式重组”,忽悠了别人,也忽悠了自己,做人云亦云的东西,失败率能不高吗? 记住!一个企业的成功,更多的需要专注、坚持。 来源 | 一波说 ![]() ![]() ![]() ![]() ![]() |
GMT+8, 2025-4-13 04:03 , Processed in 0.0320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