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张学良知己的潮汕人黄绪虞,是一位传奇的爱国海军将领

2017-11-20 16: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25| 评论: 0

摘要: 黄绪虞,又名黄舜琴,1886年出生于普宁洪阳镇雨堂村。自幼聪明好学, 1906东渡日本求学研习,立志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桂林监察使署主任秘书、饶平县县长。抗战胜利后,任海军总务处处长兼军官大队大队长、 ...

黄绪虞,又名黄舜琴,1886年出生于普宁洪阳镇雨堂村。自幼聪明好学, 1906东渡日本求学研习,立志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桂林监察使署主任秘书、饶平县县长。抗战胜利后,任海军总务处处长兼军官大队大队长、台湾海军第三基地司令、广州海军第四基地司令。1948年9月22日授海军少将。后脱离国民党海军回汕头定居。建国后历任汕头市、 普宁县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民革汕头市委员等职。是潮汕著名的海军将领、爱国将领。

  投身中国海军建设事业


  黄绪虞的一生,与中国海军建设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08年前后,留日学生因受康梁变法影响,纷纷弃文习武,投笔从戎。适清廷驻日本大使馆招考官费留日海军学生,黄绪虞即报考日本海军士官学校,与湖南沈鸿烈、河南曾敬甫、广东普宁方念祖等为同学。将校科,后又学习驾驶、管轮、炮术和水鱼雷等专门技术。1912年学成回国,先后奉命在北洋舰队的肇和、应瑞、海琛诸舰训练。训练很刻苦,他很快掌握战舰的作战技能。


  1916年,黄绪虞在北京政府海军部任职,1918年任中国驻日本公使馆海军副武官。1922年回国后,又继续在海军任职。1930年,在沈阳,经张学良将军介绍并领衔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调任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前创建的青岛海军学校校长。3年的任期,共培养了航海生约200余人,轮机生约1000余人,多种水兵1000余人。因他知识渊博,致力于培养新型海军人才,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


  1933年,任东北海军司令部参议。1946年,任海军部总务处处长兼任军官大队长。1946年11月15日任海军部第—署署长,掌管人事,拟订海军人事调动计划及实施办法,并处理有关人事及各项业务,拟订海军训练计划及实施办法,有关教育事项的计划、审核监督及指导,关于教育器材改进工作等。1947年2月10日黄绪虞调任第三基地司令。1948年4月黄绪虞又调任海军总司令部法制委员会少将委员。几个月后又调任广州中国海军第四基地司令。1948年9月22日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后因看不管惯国民党贪污腐化,毅然脱离国民党海军回潮汕定居。1960年在汕头病逝。遗作有《中国海军之沿革》。


  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黄绪虞曾在东北保安军总司令张学良麾下工作,他与张学良将军都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张将军见黄绪虞学识卓著,胸有韬略,十分器重他。故黄绪虞与张学良因相识相知而结为知己,后也因此受到蒋介石的打击和排挤。1938年,得不到蒋介石重用的黄绪虞不得已带着妻儿老小回归梓里。次年,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府海军部邀请他赴南京任职,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1942年9月,经两广监察使刘侯武推荐,黄绪虞被任为饶平县县长。在县长任上,黄绪虞一方面积极领导民众抗日,数次击退侵犯汾水关的日本军队,还在澄海、饶平交界的半沦陷区成立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多次同日军展开了殊死作战;一方面整肃县政,缉拿日奸,惩治贪。他清理积案务必做到不偏不倚,公允持平,反对横征暴敛,实行减免田赋,因此深得饶平百姓拥戴。


  黄绪虞十分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曾被海军南海舰队聘为对台政治宣传员。他多次写信给台湾的旧部、学生,耐心地说服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统一,并把内容录音在福建前沿广播。


  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


  黄绪虞一生戎马生涯,但他十分关心潮汕家乡。1942年黄绪虞休假回乡,当他得知普宁老八景之一的古迹“灵汇甘泉”周边陈旧不堪,破损严重时。提出重建“灵汇甘泉”雨亭堂,并整修周边环境,还亲自撰联。联曰:“雨泽沛洪阳留下灵泉胜迹;堂阴屏铁岭尚有宝塔奇峰”。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倡办“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 学校建立后,黄绪虞又多方介绍数名海军人才到该校任教,为汕头的航运事业培育了不少人才。该校1955年迁往武汉,易名为“航海交通学院”, 1992年被合并为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黄绪虞当选为汕头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普宁县第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担任普宁市第一区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在根治洪阳河水患方面政绩斐然,为普宁立下不朽的功勋。在治河期间,他亲力亲为,组织乡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到处募捐治河经费,经常亲临工地督战,出谋献策,终于使洪阳河水患得以根治,并开辟洋港新河,造福子孙后代。


  为官两袖清风受爱戴


  黄绪虞一生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1942至1943年黄绪虞在饶平县任县长期间,饶平县出现了米荒,百姓挨饥受饿,黄绪虞组织各区乡筹粮筹款,救民于水火之中。孰料县财粮二科趁他赴省开会之机大肆贪污,短欠仓谷2000多石(一石60公斤)。黄绪虞回到县衙后获知此事,怒不可遏,责令二科负责人如数赔偿,并严厉处罚他们。当地老百姓得知后奔走相告,称黄绪虞为老百姓的父母官。


  黄绪虞不仅拒收贿赂,还自掏腰包,请戏化解了陈、黄两村多年的积怨,被传为佳话。黄绪虞奉命赴饶平任职后,对黄、陈两姓进行明查暗访。为了调解二姓纠纷,他拿出俸银为二村各请来一台戏,并分别向二村代表说是对方请来赔礼道歉的。当两方得知戏是黄县长出资所请时,前来县衙询问,黄绪虞趁此机会,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向双方陈述邻里和睦的好处,并对两村的代表说:“为了息事宁人,我吃点小亏没有关系,你们双方代表回去,都说我给你们赏脸。”两村的代表深为黄县长恳切、诚挚的言辞所感动,最终平息了黄、陈两姓的纠纷,化解了多年的积怨。


  1948年5月,在任海军第四(广州)基地司令长官期间,他对当时政府官吏利用海军大量走私极为不满,并向海军总司令部提出辞职,愤然返回潮汕。


  黄绪虞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每次回家乡,粗衣淡饭,住的是祖遗平房。他对自己子侄及村人经常提醒说,大家不要以为我做官了,你们就可以借助我的职位去谋利或欺负别人。他还引用潮汕流传甚广的典句:“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来教育子侄。直到晚年,他两袖清风,在家乡,没有一块田地,也没有一间房屋,是为官者的楷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4-3 09:56 , Processed in 0.0356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