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由暹罗儿黄炳全寄澄邑黄宅母亲大人壹亿元”, 这是在“侨批大观——民间档案文献展”展出的一张汇款侨批上的文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侨胞把在海外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寄到潮汕,往往因为货币值暴跌,批款汇额不断攀升,单封侨批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元。留存至今的一张侨批向我们鲜活地展示了这一段历史记忆。 ![]() 12月14日,潮州首个侨批专题展览“侨批大观——民间档案文献展”在潮州市档案馆举办开幕式,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档案局、广东省档案馆主办,潮州市档案局(馆)、广东省岭海档案馆协办。本次展览为期半年,市民可于法定工作日上午9点至12点和下午3点至5点前往潮州市档案馆二楼展厅参观。 ![]() 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汇款连同家书或简短附言的合称,基本特征为“银信合一”,即信件与汇款合一。自2007年侨批档案申遗工程启动以来,侨批档案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使广东省实现了世界记忆遗产项目零的突破。 “潮汕侨批正是潮汕华侨心向祖国、心向故乡的有利物证,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广东省档案馆党组成员张进思表示,潮汕地区是广东省侨批档案的重要来源地,也是省内最早开展侨批研究的地区。 潮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庆明指出,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口约230万人,长期以来,他们情系桑梓,对家乡建设发展和繁荣进步关怀备至,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通过这次的侨批展,让侨批文化所阐释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奋斗精神,作为历史记忆更好地发展。 广东省岭海档案馆是国内首家注册登记的省级民办档案馆,由年轻的90后潮州小伙李楷瀚于2016年7月创办,该档案馆致力于开展一系列民间档案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展览与保管利用。这次除了协助提供展品进行展出,广东省岭海档案馆还向潮州档案局捐献了数十件珍贵的侨批档案。 ![]() 潮州市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向侨批捐赠者李楷瀚颁发捐赠证书。 侨批里的故事 【“卖猪仔”合同】 ![]() 清同治八年,广东省海阳县(今潮州市潮安区)骆华与雇佣代理公司签署劳动合约,拟往西班牙殖民地咕吧岛(古巴)做苦力。当时这种“劳动合约”又被人家称为“卖猪仔”合约,雇佣代理公司把待遇说得很好,天花乱坠,可实际上却让工人们去做苦力,甚至得不到报酬。 【暗语侨批】 ![]() 使用暗语寄批主要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50至80年代初,是侨居地华侨针对当局限制华侨汇款数额而产生的对策。根据批局印发的“写批注意”提醒的若干代替名词,如“田料”“米”“麦”“糖”“门牌号”“饼干”“烟纸”等代替相应的批款金额。 【借钱侨批】 ![]() 这是1893年,在吧城(指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的陈象业、陈象益借钱坐船回唐(指唐山,今中国)的凭单。华侨在外打拼,赚的都是血汗钱,也有人拮据困顿,有时候回国的路费都得向他人借取。 【真情侨批】 ![]() 一封侨批上写着“你父自旧年致病尚未痊愈,眼下不时要服药,希望吾儿勤读书,以勉力奋斗为要”,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再加若干辛苦钱,为家人送上异国游子的深深思念和拳拳关爱。 来源:侨乡广记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5-8 08:02 , Processed in 0.0269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