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林玉裳:家庙是海外华人的精神坐标

2018-12-20 09: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9|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摘要: “翠盖亭亭映玉裳”,林玉裳是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的主席,长期致力于华人文化的传播和潮汕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华侨,她对潮汕文化和家族精神的牵挂从未被远洋的海水阻隔住:“我觉得潮汕 ...



“翠盖亭亭映玉裳”,林玉裳是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的主席,长期致力于华人文化的传播和潮汕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华侨,她对潮汕文化和家族精神的牵挂从未被远洋的海水阻隔住:“我觉得潮汕精神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这是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流淌着的精神。”




“我从小是在韩江家庙的眷顾下长大的。”

韩江是潮州的母亲河,而坐落于马来西亚槟城的韩江家庙,就像滔滔不绝的韩江水,滋养着远在海外的潮州人。林玉裳可以说是从小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韩江家庙眷顾下长大。林玉裳说:“我祖父是从潮州来的,那时候和日本打仗,他到马来西亚没带金银,只带了一把二胡,一本《潮语十五音》的潮州字典。从我五岁,他就教我潮州话、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林玉裳的祖辈和父辈们当年因生活而远迁海外,而潮州先贤们在异乡白手起家建立家庙的同时,也搭建了林玉裳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砖瓦。比如清明节时候要挂纸,时年八节时候要拜神,这些关于家庙的点滴记忆都烙印在了林玉裳童年的心中,也成为她修复家庙的最初动力。



“当时力排众难,

韩江家庙的修复终于获得联合国的认可。”

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林玉裳坚定地成为了家庙文化的守护者,但当时保护家庙的经历也是非常坎坷的。韩江家庙作为马来西亚槟城硕果仅存的传统潮州式建筑的家庙,曾一度面临着被拆掉重建的风险



林玉裳回忆说:“当时潮州会馆理事曾计划把韩江家庙屋顶拆除重建,当我无意间看到破坏性修复的设计图时,焦急得整夜都睡不着觉了”。于是她就托辞说要带槟城古迹信托会的会员去参观,请韩江家庙(也是槟榔屿潮州会馆)的主席及董事们接待并介绍家庙的历史。于是林玉裳就带了七十多位的会员去参观,而参观时同去的建筑师和古迹保存专家们纷纷夸赞说,家庙还保留着传统潮州式建筑的风格,如子孙樑、回樑架及金漆木雕等,把家庙的建筑特色赞到“真是天上有地下无啊”!终于,会馆的理事被家庙的文化意义和林玉裳的热情所打动,并主动邀请她担任修复顾问,策划家庙的修复。



但林玉裳所遇到的困难并未在此结束。作为一个建筑工作的门外汉,她决心从无到有做起,“我一边是请教行家, 买了很多建筑的书,一边飞到潮州去考察、向师傅们请教,真正动土之前全部的修复方案我都拟定好了,这个瓦要不要换,换是换成什么材料,也做了完整的修复前影像、测绘、文物普查等的记录,整个修复过程整整经历了18个月。在策划修复的同时,我也在家庙里成立了潮剧组、潮乐组、潮州美食比赛等潮州文化传承的活动”,她动情地回忆说。



皇天不负有心人,当林玉裳突破重重困难修复完毕之后,终于在2006年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联合国对她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建于19世纪中期的韩江家庙,在槟城潮人社会令人赞赏的群体力量之下,恢复了它原来的光彩与风貌。同时韩江家庙也成功恢复了它的宗教及社会活动功能,再度成为社群精神的核心。”




“我身为潮州人而无限自豪。”

韩江家庙修复完成之后,就像树立起了一个海外华人的“精神坐标”,很多海外的潮汕人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所。很多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侨都以自己是潮州人而感到自豪,林玉裳说:“有很多年轻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籍贯或者不敢说,他们父母就会跟他们讲‘你们是潮州人’,后来他们就也会很自豪地说‘哇’我是潮州人!”。



其实无论是修复家庙还是保护神龛,林玉裳和千万潮汕人所守护的其实正是海外华人们对祖先、对宗族、对潮汕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精神寄托。正如林玉裳在最后所讲的:“祠堂、神龛代表了我们祖先的精神,是我们潮州人可以凝聚在一起的重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潮州人重视神龛、重视祠堂、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原因,我们是潮州人,我们不保护自己的文化,要等谁来替我们保护呢?”



来源:国家宝藏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8 08:07 , Processed in 0.0470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