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潮商“创新辅导员”汕头行继昨日拜访了潮阳、潮南区委区政府后, 12月20日上午,两支分队又分别到村里,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助推家乡发展。
参加活动成员有: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会长吴木棠,名誉会长卓振波、李闻海,驻会会长黄育宏,监事长吴振城,常务副会长卢德厚、林锦乙,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梓琪,副会长李文辉、洪汉忠、吴怡和、马汉荣、王楚群、陈健燕、蔡忠南、孙杰深、徐章琦、吴喜强,副监事长姚欣强,常务理事吴定源、姚志、刘贞彬、张幼凤,理事黄泽强、吴俊亮,名誉顾问彭伊娜,文化顾问李红梅,会长助理谢和治,常务副秘书长吴键,常务副秘书长兼会员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媛,副秘书长何旭纯,财务部主任李晋,品牌推广部主任曾泽钦,会员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洪丽珠,党委办副主任廖淑媚以及秘书处成员等40多人。 汕头站“创新辅导员”下乡活动视频 潮阳区尊老敬贤慰问活动 集体合影 汕头市委副书记钟挥锷(右)与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左)步入华东村委参加活动 潮阳队在吴开松创会会长、吴木棠会长的率领下,上午10时在河溪镇华东村委会举行深圳市潮汕商会、广东省潮商公益基金助力乡村振兴暨尊老敬贤慰问活动,河溪镇镇长马鹏程作主持。 助力乡村振兴暨尊老敬贤慰问活动 河溪镇镇长马鹏程作主持
此次活动,商会出资100万元人民币,助力振兴河溪镇华东、西陇村各50万元人民币,吴开松创会会长出资25万元人民币,慰问华东村80岁以上老人及尊老敬贤模范家庭。 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 汕头市委副书记钟挥锷,汕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丽文,潮阳区委书记蔡永明,汕头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翔,潮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欣文,潮阳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佐中,河溪镇委书记张松等领导出席活动。 河溪镇委书记张松讲话
河溪镇委书记张松表示,深圳市潮汕商会、广东省潮商公益基金会在吴开松先生等的大力倡导和带动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反哺家乡,大力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河溪人铭记在心。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有河溪乡贤的热心资助,河溪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尊老敬贤的优良传统也将在河溪镇引领新风尚,让孝老爱亲深厚的道德资源凝聚起人心,共建和谐社会。
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讲话 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表示,“树高千尺,不忘根本”,此次举办尊老敬贤活动,旨在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尊老敬贤的社会风气,促使年轻人要有尊老敬老之爱,接下来会将该活动推广到其他村,慢慢形成一股风尚。每个人都会有年老之时,子女要敬重家中老人,只有老人受尊重了,家庭才会和谐。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互敬互爱”的道德观念,代代相传,才能营造一个文明孝顺的社会。建设文明孝德社会,需要大家携手,将真正的孝顺付诸行动,共同为塑造文明乡风、建设孝德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木棠讲话
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木棠表示,这些年,我们虽在外拼搏,心却常系家乡,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今年,商会发起了“乡村振兴反哺家乡”系列活动来助推家乡发展。今日以“尊老敬贤”为主题,我们觉得一个懂得尊老敬老的社会,才是真正现代文明的社会。但是,一个和谐尊老的社会需要多方出力,商会特向会员企业发出倡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老人做好事、献爱心,践行新时代孝道观念,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为孝道美德注入新活力。 活动上,吴开松创会会长、吴木棠会长代表商会向华东村委捐赠50万元,华东村吴茂才书记接受捐赠资金。汕头市委副书记钟挥锷,汕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丽文,潮阳区委书记蔡永明和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向尊老敬贤模范家庭颁发牌匾及慰问金。 吴开松创会会长(右)、吴木棠会长(左)代表商会向华东村委捐赠50万元 汕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丽文向尊老敬贤模范家庭颁发牌匾及慰问金 尊老敬贤模范家庭与领导合影 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和名誉会长卓振波向村里老人发放慰问金 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木棠向村里老人发放慰问金 深圳市潮汕商会监事长吴振城(右二)和副监事长姚欣强(右一)向村里老人发放慰问金 华东村老人家参加活动 深圳市潮汕商会创会会长吴开松与华东村老人亲切交流 深圳市潮汕商会吴开松创会会长接受潮阳电视台采访
随后,各位领导嘉宾移步前往西陇村委,进行座谈和捐赠。潮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欣文,河溪镇镇委书记张松出席座谈会。 在西陇村委前合影 座谈会现场 会上,吴木棠会长、吴振城监事长代表商会向西陇村委捐赠50万元,西陇村党支部书记吴秋成接受捐赠资金。 吴木棠会长(左)、吴振城监事长(右)代表商会向西陇村委捐赠50万元 吴振城监事长讲话
西陇村是吴振城监事长的家乡,他表示,自己离开西陇村已经40多年了,年龄越大越怀念家乡,时常会回家乡。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如果不孝顺老人,等于缺失了道德。此次吴开松创会会长提议“尊老敬贤”活动,受到了很多在外乡贤的热烈响应,纷纷参与支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倡导尊老敬贤的真正意义,激扬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将孝顺谨记于心。 吴木棠会长接受汕头电视台采访 走进潮南区西岐学校分享人生感悟 集体合影 另一队潮南队在黄育宏驻会会长的率领下,到其母校西岐学校开展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下乡活动。黄育宏驻会会长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为母校的学弟学妹和师生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创新辅导课。
潮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大立,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林义全,成田镇党委书记陈棉鹏、西岐村党委书记胡钦德以及区、镇各级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西岐学校学生代表为深圳市潮汕商会领导戴红领巾 出席领导嘉宾 成田镇党委书记陈棉鹏讲话 成田镇党委书记陈棉鹏在讲话中介绍,2004年,西岐学校成立的教育促进会是潮南区首个教育促进会,也是黄育宏驻会会长共同倡导发起的,在奖教奖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示,这次深圳市潮汕商会发起“创新辅导员”下乡活动,捐资50万资助家乡脱贫和教育事业,体现了新时代的潮商精神,此举为成田镇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源泉,也为西岐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希望和爱心,值得敬佩和感动,特别是今日黄育宏驻会会长为师生们上了一场“创新辅导课”,诠释了一位潮商对家乡发展的殷切希望和关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来报答在外乡贤的一片热心。 西岐村党委书记胡钦德讲话
西岐村党委书记胡钦德,代表西岐村群众以及学校全体师生对商会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西岐村东接深沟,南连家美,西与胪岗镇港头毗邻,北与上盐村及和平镇新龙村相连。西岐村主要以水稻、生柑种植农业为主,兼床上用品、服装、文具、工业等为辅,现有人口18031人,人多地少,贫困家庭总共有94户。西岐学校现有学生1703人,教职员工87人,以“诚德、正行、启智、博学”为校训,是一所集管理和教学质量规范的学校,目前学校环境有待提高,此次商会捐赠善款主要用来建设校园,深圳潮商会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捐赠活动,在精神上、行动上都给予了赞助和鼓励,身怀感恩,将把西岐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开课现场 黄育宏驻会会长讲课 深圳市潮汕商会驻会会长黄育宏主要围绕“理想”和“心态”为师生们授课。他表示,做人要有理想、要有追求,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学习就要刻苦坚持。
对于如何实现理想,他认为,实现理想,首先要把书读好,把基本功打牢;其次要定目标,一个阶段定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要畏惧路途艰难。“艰”字左边是“又”,右边是“艮”,“艮”在八卦中意为“山”,当你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时,你离目标就越来越近。实现理想不是一句空话,要有抱负、有志向,要立大志、立恒志。
对于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他认为,过得了三观,心态自然就好。第一观是人生观,即怎么看待人生。他表示,凡事不要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要把利己变得利他,还要克服片面性思维,辩证性地看问题,才不会惑、不会忧、不会惧。生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过生死的人,心态会不一样。黄育宏驻会会长支援西藏时遭遇路基塌方,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与战友出生入死,此外还遭遇过车祸。事实上,困难和生命比,困难算得了什么;金钱和生命比,金钱算得了什么。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是最幸福,每每想到这些,人就会开朗。第二观是苦乐观,吃苦是财富,要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苦为师。第三观是得失观。此外,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做到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心态也会好。此外,学会感恩,帮你的人会越来越多,心态会越来越好。 ![]() ![]() ![]() ![]() 学生认真听课
深圳市潮汕商会名誉顾问,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伊娜介绍“得趣书吧” 深圳市潮汕商会名誉顾问,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伊娜介绍“得趣书吧”,该公益项目是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彭湃关爱基金2014年6月设立,旨在将经典好书和人文关怀带到乡村地区,让阅读伴随乡村孩子成长,通过适龄的优秀读物为孩子开启一扇看世界的窗。“得趣书吧”项目以“1间课室+1个书柜+100本适龄优秀图书+1套管理模式”为标准配置,鼓励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借阅,建立“得趣天地”,发表读后感等。 对于为什么要阅读?她认为,阅读是为了“安身立命”,“安身”即是生活要有着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立命”则是人一生要有的精神寄托,多读书可以开阔眼界,腹有诗书,有利于培养好孩子,安顿好家庭。关于如何阅读?她建议,要读经典名著,还要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不仅要学“术”,还要学“道”,抓住零碎时间积累,积少成多。 西岐学校聘请深圳市潮汕商会黄育宏驻会会长为校外辅导员 黄育宏驻会会长(右)代表商会向西岐公益慈善会捐赠“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款20万 黄育宏驻会会长(右)代表商会向潮南区西岐学校捐赠“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款30万 活动上,西岐学校聘请黄育宏驻会会长为校外辅导员。黄育宏驻会会长代表商会向西岐村捐赠50万元,其中,20万元捐赠给西岐公益慈善会作精准扶贫款,30万元捐赠给西岐学校作精准助教款。 潮南区西岐学校代表向深圳市潮汕商会赠送“振兴乡村 反哺家乡”牌匾 西岐公益慈善会代表向深圳市潮汕商会赠送“振兴乡村 反哺家乡”牌匾 黄育宏驻会会长(右)代表商会向西岐公益慈善会赠送纪念品 黄育宏驻会会长代表商会向贫困户赠送慰问金 颁发完慰问金后合影 集体合影 走进汕头大学支持教育和人才培养 集体合影 下午,拜访团马不停蹄,驱车前往汕头,来到汕头大学参观交流,受到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副校长林丹明,汕头市政协副主席、科研处处长陈严,学校办公室主任喻洪,校团委书记姚溱,财务处副处长苏少辉,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苏俊枝,招生办公室主任陈映林,教务处教学科科长江松琦等热情接待。 座谈会现场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讲话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指出,汕头大学自1981年创校以来,始终发扬“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办学传统,坚持以学生为本,持之以恒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改革创新探索,诸多改革经验得到了国家的肯定。改革开放40周年,汕头大学正朝着“加快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她表示,潮汕大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智慧善良、勤劳勇敢的潮汕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商贾巨子,潮商已成为今日中国乃至全球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富贵不忘桑梓,倾情回报家乡”成为潮商精神的重要内涵。汕大得到了李嘉诚先生在内的众多潮绅乡贤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情系桑梓,慷慨解囊,捐资建校,圆汕头兴办“大学”梦。深圳市潮汕商会精英荟萃,致力于加强深圳市与潮汕地区的经济协作和交流,心系家乡发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目前正在推动的“乡村振兴 反哺家乡”系列活动意义深远。汕头大学作为粤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与深圳市潮汕商会虽然身处不同行业领域,但同样肩负着振兴汕头发展时代重任,今日校会达成合作共识,签署就业合作框架协议,仅仅是两方合作的起点,希望未来,汕头大学与深圳潮汕商会友好往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潮汕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木棠讲话
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木棠表示,汕头大学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李嘉城先生也是潮人的榜样和标杆。汕头大学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办高等教育之路,成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4所牵头高校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创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南方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一连串创新举措,一项项骄人成果,让广大在外潮汕人引以为荣。
他表示,商会将继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与汕头大学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构建更高层级的学习培训平台,共同探索构建继续教育平台,加强人才交流培养,祝愿汕头大学光辉历程更辉煌,为潮汕家乡、为祖国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为构建特区新优势贡献力量。 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介绍学校改革发展情况
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介绍学校改革发展情况。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0所广东省“211工程”综合性大学,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东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目前,李嘉诚基金会至今捐款超过100亿港元。
汕头大学有11214名全日制在校生,毕业生119539名,占地面积1938亩,建设面积56.80万平方米,设有11个学院,5个附属医院,9个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座谈会上,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吴木棠会长与姜虹书记签署就业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双方合作交流新篇。同时,吴木棠会长代表商会向汕头大学捐赠50万元,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姜虹书记接受捐赠资金,同时向吴木棠会长颁发证书。 在大家见证下,吴木棠会长(右)与姜虹书记(左)签署就业合作框架协议 吴木棠会长(右)与姜虹书记(左)签署就业合作框架协议后合影 吴木棠会长代表商会向汕头大学捐赠50万元 姜虹书记(左)向吴木棠会长(右)颁发证书 互赠纪念品 参观汕头大学 集体合影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GMT+8, 2025-5-8 08:12 , Processed in 0.0321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