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于:德国优才计划 在你心目中, 中国的富二代、官二代是什么样子的? 是很高调爱炫富,开豪车, 拥有一大批网红女友的? 还是赵瑞龙这样为所欲为, 利用权势不择手段祸害人的主? 总之大多数当代的富二代、官二代, 在人们心中的想象就是, 靠拼爹干着坑爹的事。 可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也是富二代、官二代, 但他们绝对颠覆你的想象! 1932年,为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 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空军学院, 以此来培养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 航校门口的校训是这样的: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样高死亡率的事谁敢干? 光是校训都能吓倒一大片人了, 可这群年轻人还是走进了这里, 他们是民国的富家官宦子弟, 英武潇洒,前途无量, 或出身名门望族,或来自高等学府, 有林徽因的弟弟林恒、 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 中国的“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
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 但他们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 他们就是: 中国史上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走进校园, 学的是知识和能力, 怀抱的是对未来无限美好生活的展望。 可身处动荡时代的他们, 学的是如何在每天的训练和战斗中, 来培养自己必死的决心。 这是一条要么与天空和平相处, 要么将天空作为墓园的不归路。 那时,中国航空工业刚起步, 空军所用的飞机不仅性能比不过日本, 数量更是远远不如人家。 全面抗战开始时, 国民政府只有不到300架飞机, 而日本投入的飞机多达2000多架, 还源源不断地再生产投入战场上。 敌我差距如此悬殊, 仗怎么打? 答案很简单: 硬打! 要么亡国,要么玩命! 1936年,有日本密探报告说: 中国空军技术意外优秀,不容小觑, 如果漠视中空空军飞行队的战斗力, 而与之作战的话,可能是相当危险的。 高傲的日军完全没把密探的话当回事, 1937年8月14号, 日军派出轰炸机直捣笕桥基地, 企图将我国空军一举瓦解。 这是笕桥空战,中日首次对决, 没想到,日军竟被击落30多架战机, 这群年轻人硬是在装备不行的情况下, 以誓死的决心赢得了胜利。 8月14日大捷,因此被定为空军节
战争就是一个矛盾体, 它既有胜利的喜悦, 也必然有死亡的残酷。 距离首战大捷仅仅3天,航校六期学员, 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阎海文, 就不幸被炮弹击中, 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误入日本海军阵地, 当日本人将他团团包围时, 他宁死不肯投降, 立即以随身手枪反击日军, 对着天空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 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 年仅21岁…… 日军也被他的壮烈所感佩, 纷纷脱帽,垂首恭敬而立, 特地为他立碑,留文: 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这是他们第一次为敌人举行葬礼。 日本记者更是在报道中感叹: 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全军将士, 一掬同情之泪也, 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两个月后,日本东京特地举办了, “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 他的遗物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 来者无不敬仰这位中国勇士。 三期学员沈崇诲, 他的父亲是著名的, 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 法学家沈家彝。 而他本是清华大学高材生, 却在战争年代毅然投笔从戎。 就在阎海文牺牲后的第二天, 他在攻击日本船舰时, 座机受损而无法返航, 就在更多敌机追来之时, 他竟直踩油门对冲过去, 在轰鸣的爆炸声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年仅25岁…… 成为中日空战“自杀式袭击第一人”。 他们是一群大好的青年, 拥有一腔淋漓的热血, 在云端,他们以赴死的决心对抗敌机, 他们有恨不惧怕, 在地面,他们则是有血有肉, 并有情趣的年轻人, 他们有爱恋也有怕, 怕血荐轩辕,空负佳人一世。 中央航校二期学员刘粹刚, 出生于富庶之家, 因痛恨日本侵略者而弃文从武, 他在飞行高空的射击命中率高达九成。 他和18岁的大家闺秀许希麟, 在火车上相遇一见钟情, 她平静淡然,他痴心望断, 一封封情书不停地飞向许希麟家。 炙热情话现在读来, 仍能感受到温度: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 娟秀温雅,令人堪慕, 且似与余曾相识者。 车至笕桥,匆促而别, 然未识谁家闺秀。 如是风姿,意不复见。 耿耿此心,望断双眸。 而盈盈倩影,直据余之脑蒂,挥之不能去……
为追求她,他曾驾驶战斗机, 在许希麟家的屋顶上不停盘旋, 表演各种特技,将电线震得抖动, 这样有些傻的撩妹方式, 在许希麟看来却很可爱, 铁鸟痴情终于打动名媛闺秀。 许希麟父亲也很喜欢这位, 被称为“空中赵子龙”的年轻人, 可他担心飞行员的职业太危险, 许希麟听罢笑了, 拿筷子在父亲的酒杯里蘸了酒, 写下一行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两人缔结情缘,成为夫妻, 从此,他在空中和敌人拼命, 她在弹雨下,祈求丈夫平安归来, 地上的女人,是飞行员返航的塔台。 有她们在,男人悬在天上的心,才能着地。
而这样一份惨烈的爱情, 在战争年代,浪漫得就像泡沫, 爱情是一瞬间,死亡也是一瞬间。 1937年10月,刘粹刚执行任务途中, 在山西高平,不幸失事, 飞机撞毁于魁星楼,他当场死亡, 年仅24岁…… 他死了,留给妻子许希麟的, 是一封早就写好的遗嘱: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 那是尽了我的天职。 您要时时刻刻, 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与理智, 不要愚笨, 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 您应当创造新生命,改造环境。 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路上, 永远记着,遇着我这么一个人。 我的麟,我是永远爱你的。 面对丈夫离去的事实,她写道: 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 已尽了军人天职。 可是我,正日月茫茫, 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粹刚,你平时常说, 将来年老退休后决以余力办学。 如今你已经了了最后心力。 我决定继你遗志,先从基本教育着手, 拿你英勇不屈的精神,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1937年底, 她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 专门收留空军子弟, 传承空军英勇不屈的精神。
同样告别家人的,还有高志航, 他是被张学良器重的法国高材生, 精通英、法、俄三国语言。 意大利曾以高薪高位聘请他, 他却放弃一切回到祖国, 成了赫赫有名的中国空军总教头, 为祖国培养了第一批优秀飞行员。 他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也被日军公认为, 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飞行员、指挥员, 日军甚至尊敬地称他为“空军战神”。 他有个调皮的习惯, 每次飞行经过自己家, 都会有意飞低一点, 这是他和女儿之间的小秘密, 女儿一看到就会指着天上的飞机, 兴奋地喊道:“我爸爸,在上面!” 然而分别的日子来得如此之快, 快得让人难以接受…… 1937年11月21日, 高志航在周口机场, 遭遇敌机空袭,中弹殉国, 年仅30岁…… 1938年的429空战, 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 两军对垒,近百架飞机在空中缠斗, 这在世界航空史上史无前例。 飞行员陈怀民,就在此项任务中, 在他的飞机中数弹的情况下, 他毅然选择用机身撞击敌机, 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 人们在江边找到陈怀民的遗体, 他死后,母亲哭瞎了双眼, 他的爱人穿着他送的旗袍, 在他坠机的江边整日徘徊, 最后投江殉情。 中华大地上的杀戮仍然没有结束, 一个个生命仍在不断逝去…… 林徽因逃难至昆明时, 偶然和航校的8位学员邂逅。 他们依恋着林徽因,像一家人一样, 建立了姐弟般亲密而温馨的关系。 可之后几年, 这些学员无一幸免, 伴随着林徽因的声声咳嗽 阵亡通知书一份份送达。 她也收到了她的三弟, 航校十期学员林恒阵亡的消息。
林徽因悲痛欲绝, 痛哭写给亡弟这样一首诗: 弟弟, 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而她痛哭的, 又岂止是一个生命的陨落…… 航校十二期学员张大飞, 他的父亲因放走不少抗日同志, 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 家破人亡的他被同乡齐邦媛一家收留, 进入航校后,一直和齐邦媛互通书信, 两人互相爱慕,无话不谈, 他写信告诉她自己在战场上的遭遇, 她浪漫而富有诗意地写道: 你说你驾着飞机快要撞到月亮, 如果是真的,李白都要妒忌你了。
1943年,某一个黄昏, 齐邦媛得知有人在操场上等自己, 走出去一看,竟是张大飞。 他情不自禁地说:“怎么一年没见, 你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 两个年轻人都羞红了脸, 漏出来的心跳声将他的爱意表露无遗。 可是,他还是没有鼓起勇气, 对她说:我爱你, 因为他害怕自己没有未来。 抗战胜利前夕, 张大飞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 年仅26岁…… 战争年代,一个飞行员死掉, 一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 就变成了一块残破的铭牌。 一个飞行员曾自述说: 等我们安全地回到机场, 和人们谈到了几乎失去生命的经过, 是没人可体验到的。 因为生命是这样的东西, 已经失去了,没人能知道它, 没有失去的,也没人会体验它。 这是一个人,面对死亡时的孤寂。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消息传遍中华大地,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而这些烈士的家人们, 却是在昏天暗地的恸哭中, 度过了万人欢呼的胜利夜…… 当爱与死亡相遇, 对生的人而言, 就成了余生的苦行修炼。 可这群才20多岁的年轻人们, 在国难当头,义无反顾, 翱翔在天与地之间, 不挂念过去,不期待未来, 因为只有斩断自己的未来, 才能让他们所爱的人有未来! 至抗战胜利,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 1700人冲天参战, 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 牺牲官兵超过4321人, 平均年龄不足23岁。
这些前赴后继、 以身许国的青年英雄, 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当中成长, 他们在天空面对孤独, 他们的心智, 如蓝天一样透彻单纯。 但他们的灵魂, 却深沉得令人费解。 因为他们对飞行的热爱, 对天空的憧憬, 还有那些国仇家恨, 纵横捭阖,儿女情长, 都必须化作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 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 他们如果有可以称为计划的东西的话, 那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 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 对这么少人, 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飞翔得越高, 在地上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他们一路飞到了最高的天堂, 身影却变得比巨人还要伟岸。 这些甘愿用一腔热血, 缝补破碎华夏苍穹的青年, 声震人间,点燃闪电, 以一曲凄惋欲绝的悲歌,震撼人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八十年世事沧桑, 当代盛世中华,又近5.4青年节, 让我们所有中国人, 向这群壮志凌云的青年们致敬! 为这样的官二代、富二代们, 真正的精英,贵族点赞!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
GMT+8, 2025-4-4 04:59 , Processed in 0.0437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