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汕头有点热闹,突如其来的水浸街刚刚退去,一则城管人员野蛮暴力执法的视频又刷爆网络。官方快速反应,回应关切,严肃问责,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停职和开除等措施,这种不回避、敢担当的态度值得肯定。
执法过程存在的措施不当,手段粗暴,引起了公众一边倒的谴责,无需争议。执法人员为自己严重的过失道歉担责,是应有之举,对他们的愚蠢行为不值得辩解。然而,许多人忽视的是,这两家大白天公然占道经营的商铺,对已经开展创文强管已经两年的汕头来说,这种无视创文、无惧强管、执意占道的行为,是否也是对城市管理的一种严重挑衅?此风不止,大家这两年辛辛苦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努力成果,是否会付之东流?这两家向媒体承认多次占道的商贩是否也应该对公众的一个诚恳的道歉!?
长期以来,汕头城市管理屡整不治。主要原因不在于执法规不规范,文不文明,而在于重人情、轻规矩,甚至以人情代替规矩,从而导致执法不严格,责任不履行;从而导致一些人无视法治,不讲规矩,甚至公然抗法。近段时间,媒体连续曝光了汕头各地脏乱差回潮反复的现象,既是日常管理执法力度的减弱,也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不讲公德,漠视法治,肆意破坏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暴力执法这个新鲜个例引起舆论哗然,屡禁不止的占道经营很多人却习以为常,甚至有人为之辩护。难道因为生意好场地不够,就可以占用步道占用空地扩大经营,赚的钱放入自己的腰包,产生的垃圾污水留给环卫留给社会?十平方的店要做二十平方的生意,占道者的成本是省了,生意是赚了,但对于遵规守法规规矩矩在自己店里经营的商家却是不公平的竞争,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营商环境。门前三包经常忘了落实,门前的车位却时刻谨记用花盆、石块、共享单车、摩托车占用起来,这样的商家不加强管理,不依法惩处,脏乱差的现象如何根治?两年来,汕头创文强管宣传铺天盖地,行动覆盖全市。在这种背景下,依然选择违法对抗的少数人,不仅不弱势,实际是很强势。侵占公共空间经营获利,贪图便利乱丢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废气,受益的永远是小部分,损害的却是大部分,行为同样恶劣。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是文明的基础,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石,也是汕头人最需要形成的观念。两年来汕头的变化证明了这个事实,要改变脏乱差顽疾,必须强管。对于现在的汕头来说,要文明执法,更要严格执法,更需要遵纪守法。秩序是管出来,文明是规范出来的。文明执法不等于执法不能有强制力,不等于手段只能很温柔,不等于总是教育引导。汕头的城市管理不能乱作为,更不能不作为。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应该一视同仁,严格执法,没有法外之地。对于现在依然坚持破坏环境、扰乱秩序的各种陋习,该罚的还得罚,该扣的还要扣,唯有如此,我们的城市才不会再次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恶性循环。 来源 | 时事汕头 |
GMT+8, 2025-4-4 22:06 , Processed in 0.0271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