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上图这栋建筑位于广西东兴市,是在原古建筑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一个历史博物馆“东兴侨批会馆”,于2017年12月投入使用。 东兴,一个地处边陲海角的小镇,由于时势的因素,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诞生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东兴汇路”,成为潮汕侨批史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范例。而这座会馆当时作为侨批局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和中转站,为汇路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流逝,这段历史逐渐被人淡忘,会馆也年久失修。发起“重修东兴侨批馆”倡议的,是东兴市潮汕商会会长林惠江。 林惠江是广东揭阳人,1979年中越战争前一个星期从部队退伍,在柳州开关厂工作12年后,进入柳州市外办直属的对外友好服务处。1992年,在中越关系重新改善的大背景下,他受单位委派到越南,主要是接待广西过去的官员、企业,东兴从此成为林惠江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 林惠江自侨批收藏者处获得的抗战捐款收据 自1992年起便穿梭于中越之间的林惠江,眼看着东兴从一个地雷封锁线上的边陲小镇在边贸与旅游的刺激下,成长为繁华的边贸城市。基于对东兴汇路的历史过程、地位价值的了解和认识,有感于弘扬潮侨先人以“诚信”为本的高尚精神,林惠江决定把东兴侨批馆租下来,实行有效的保护。这也是他“重走东兴汇路”的第一步。 长达三千多公里的东兴汇路,是一条洒满华侨血汗的艰辛之路,也是一条爱国爱乡爱家的贴心路。林惠江表示,自己要一步一步地把三千多公里的东兴汇路走完,对国家,对当地政府和百姓,对后人有个交代。 出资租下会馆进行保护,四处搜集侨批馆相关资料,呼吁当地政府进行保护及修缮......林惠江的积极争取引起了东兴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6年4月,东兴侨批馆动工修缮。轰鸣的机械声引来了众人,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侨批馆的关注,对东兴汇路这段历史的重新回望。 “东兴汇路” 东兴汇路示意图 1941年12月8日,日军发动太平洋侵略战争,南洋各地相继沦陷。来自中国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侨批,均被日军掐断。侨批,潮汕人俗称“番批”,指海外亲戚寄回家乡的汇款,一般附有家书。 侨批断绝,令潮汕各地侨眷一时无法度生,吃糠咽菜、卖儿当屋,逾百万侨眷濒临绝境。祸不单行的是,1943年又发生罕见的大旱灾。当时的国民党潮阳县政府在向省府报告中称:“受敌祸米荒之害者,人民死亡20万人,流离转徒7万人,老弱残疾5万人。” 1942年春,潮籍华商、资深侨批业者陈植芳不畏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绕开日寇封锁线,在中越边界探辟侨批新路,开辟了以越南芒街为突破口,东兴为枢纽,将东南亚侨批秘密通过东兴沿着广西、广东转运到潮汕各地侨眷手中。 以东兴为秘密输送枢纽的跨国侨批流程图 这条蜿蜒曲折的生命线,就是“东兴汇路”。汕头沦陷以来,邮政储金局在东兴设办事处办理转批业务,每年约有八千万元侨汇转至粤东各地的当时广东省银行分支机构,最多的为汕头、潮阳、澄海,其次为兴宁、梅县、揭阳、饶平、普宁等地。 走“东兴汇路”的侨批封 当年接收 "东兴汇路″ 秘密递解侨批抵达潮汕的首站是揭阳榕城思贤路的魏启峰批局,由魏启峰批局再秘密将侨批派送到已经沦陷的汕头市杉排路玉合批局,转发潮澄饶等乡村侨属。 魏启峰批局 “东兴汇路”有两条线路:一条从东兴经钦州、合浦、遂溪、湛江、高州、信宜至云浮、四会、清远、从化、河源、紫金、揭阳转入汕头;一条从东兴往钦州、南宁、韶关、兴宁、揭阳转入汕头。由于路途跋涉、险象环生,侨批往往需要1个多月以至3个月时间才能送达侨眷手里。 历时三年半的“东兴汇路”,将海运传递转变为陆路传递,救了战乱和饥荒中苦苦挣扎的潮汕侨眷,使他们得以活下来,坚持到抗战胜利。 2017年12月,东兴侨批馆按照原貌修缮完工,林惠江花了很多心血收集整理好的侨批资料终于有了它应有的摆放位置,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 侨批馆成了东兴市旅游的历史性景观,前来东兴旅游的,无不来侨批馆走走看看。前来参观、寻根、敬拜的人络绎不绝。 国家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 防城港市副市长田博、防城港侨联主席林威爵 在侨批馆前与林会长合影留念 侨批馆吸引来了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 一波波侨批后人前来寻根问祖 关于“东兴汇路”的历史,林惠江早已是烂熟于心。每当遇到一些侨批不了解不熟悉的游客,林惠江就亲自上阵讲解,使大家对“东兴汇路”有了新的认识,极大地弘扬和传承了侨批精神。 正在为游客讲解的林惠江 侨批馆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吸引了当地人的浓厚兴趣。他们为家乡有如此的历史遗迹感到自豪,一致称赞林惠江做了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前来参观侨批馆的,都想与林惠江这位古稀老人合个影留作纪念。 与参观者合照,中间穿黑西服者为林惠江 林惠江是有心人。下图这个竹蓝是揭阳魏启峰侨批局1943年曾用来送侨批的工具,是林惠江回揭阳老家时,由魏启峰后人魏美龙捐送。 林惠江将竹篮摆放在送批人的塑像前,顿时仿佛昔日送批人就站在了我们眼前。他兴奋地说:这个竹篮可谓是“镇馆之宝”了。 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前来参观考察,还要打理侨批馆的事务,忙得林惠江不亦乐乎,却也给予他无尽的安慰。 林惠江说,自己的心愿就是继续整理侨批,丰富馆存资料和展品,沿着过去的“东兴汇路”开辟一条红色之旅,为传承和发扬前辈的侨批精神出一份力。 过去,三千多公里的“东兴汇路”曲折漫长,洒下了送批前辈无数的心血。而今,林惠江“重走东兴汇路”一样不容易。我们在钦佩的同时,也期待着这位古稀老人的智慧和坚韧给我们带来新的精神食粮。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4-11 18:42 , Processed in 0.0653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