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让我们来盘点潮商中那些著名的“父子兵”吧! 李嘉诚&李泽钜 自从今年三月李嘉诚宣布退休,李大公子正式接棒,这对父子绝对是潮商“父子档”中的“流量担当”。 曾出版过李嘉诚传记的财经作家陈正侠说过:中国的传承,有立长子的传统。李泽钜从小被寄予极大期望,从读书、加入加拿大国籍,到李嘉诚精心为他挑选幕僚,安排其进入汇丰董事会......在李嘉诚的影响下,李泽钜形成的是一种固定稳健的投资风格。 李嘉诚很少评价儿子,当年李泽钜的“毕业作”长江基建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赢来父亲罕见的一次公开表扬:“如果不是我的儿子可以打100分”。对于接班,李嘉诚对长子表示了信心,“他已经跟随我工作31年,很是OK。” 谢易初&谢国民 常年入围泰国富豪榜的正大集团,背后是几代传承的谢氏家族。谢易初育有四子,谢国民在四兄弟中排行最小,但踏实肯干,深受父亲器重。为了让谢国民学好中文,谢易初特意将他送回汕头念书。此后,又将他送到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商务。毕业后,谢国民先在国营蛋类合作社等单位工作了近5年,谢易初才同意他回归正大集团。 1968年,谢易初几经考虑后决定,将集团的大权移交给谢国民。从谢易初到谢国民,有条生意经就是“让”,即便是竞争对手,也不愿把对方打倒,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所谓“谦让”、“礼让”,内核就是“亲”,商业上少对抗,多谈合作。 谢易初以8块银元做盘缠赴泰谋生开启了正大集团的辉煌,谢国民则把正大带入鼎盛期,数次登顶泰国首富,可谓青出于蓝! 林百欣&林建岳 林建岳是林百欣的次子,自小就被父亲带在身边陪同见客谈生意,耳濡目染生意场上的人情变故,成为他内心里经商意识的一颗小萌芽。在林百欣事必躬亲,永不言休的言传身教下,林建岳从小就非常勤奋,他始终牢记父亲常说的一句话——“要勤奋一点,一个人如果不勤奋,机会来了也没有办法。” 林建岳绝不甘于当“守二代”,而是想做“创二代”。他一手将父亲的丽新制衣变为4间独立上市公司, 2002年投资《无间道》大获成功,逐步变身娱乐大亨。林百欣当年雄心勃勃投资亚洲电视希望与邵逸夫的TVB一争高下,惜未能如愿。林建岳染指娱乐圈,目的就是完成父愿成为香港娱乐圈的霸主。 林百欣是著名的大慈善家,这份善心也遗传给了林建岳,多年来他在慈善方面的捐献已经高达数亿港元。 陈弼臣&陈有庆 泰国盘谷银行创始人陈弼臣,至少使泰国经济步伐加速了10至15年,也奠定了陈氏金融世家的基调。陈弼臣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定要先了解家族整个公司的运作,所以他不让儿子陈有庆直接上大学,而是要他白天到下属的亚洲信托点钞票,开发票,记往来账等基层杂务。父亲的苦心安排令陈有庆终生受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银行贷款是没有抵押的,靠的就是信用。以前优秀的传统是重情守信,我的父亲是这样做的,我也是这样做的。”陈有庆这样说。 既采用较为传统的风格经营,又保持大胆、果断的投资思路,父亲的影响培养了陈有庆随局而动、把握先机的经营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历经风雨而不倒,家族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上阵父子兵”是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传承一大形态。家族企业以“家族”为先,以企业为基盘,亲情是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纽带,也是家族企业最具活力的生命源泉。 不少人以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家族企业二、三代可以超越亲情,淡化家庭情理,强化专业治理。可我们发现,遍观潮商群体中的家族长寿企业,他们不但没有选择淡化家庭情理,反而是更加重视亲情,更为重视家族、宗族以及乡缘关系。 潮汕与闽南一样,很注重大家庭的团结,注重通过家族责任来维系家族成员间的关系,也正因为深厚的“家文化”,才有合力打拼、一致对外的强大凝聚力,并时时刻刻不忘为家族争气!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4-18 23:46 , Processed in 0.0498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