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现代版《潮糖之路》:汕头华侨糖厂

2021-8-24 15:01| 发布者: luchun| 查看: 608| 评论: 0

摘要: 1956年党的“八大”后,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汕头也不例外,1957年市委决定兴建汕头华侨糖厂,当时参加经济建设,有如三十多年前大家下海经商一样掀起热潮,特别是青年人, ...

1956年党的“八大”后,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汕头也不例外,1957年市委决定兴建汕头华侨糖厂,当时参加经济建设,有如三十多年前大家下海经商一样掀起热潮,特别是青年人,更不甘于机关的平静生活,纷纷要求到工业战线中去。在这大潮的影响下,我也要求去工厂。刚好糖厂筹备处设在我们人事局对面,筹委主任郑奇山又夸糖厂的现代化程度是全市第一家,这更吸引了我。经多次要求,局领导终于同意我的请求,派我去该厂任人事兼保卫干部。



潮汕平原素以稻、薯、蔗为主要农作物,解放前虽已建有揭阳曲溪糖厂,解放后又建有揭西棉湖糖厂,但他们对甘蔗的收购与加工只能在揭阳、揭西与周边的普宁、潮安部分地区。潮阳、澄海与汕头市郊的蔗区只能用土糖寮加工制成红糖,提糖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领导决定在汕头兴建糖厂,以解决这一片甘蔗加工的问题,要有关部门进行蔗源摸查与水文勘探等前期工作,并争取到省立项。上级还把中央交通部四航局广州办事处科长郑奇山调来当筹建处主任,他是潮阳人,解放后曾在澄海任过区委负责人。后又陆续从电厂、水厂、建筑等部门调些干部来搞基建,为了便于征地与管理, 还将金砂乡乡长李植春调进糖厂。厂房设计与机器安装,由省轻工业厅按日榨350吨要求提供图纸与设备。与此同时又开展培训操作工工作,主要是选派人员,先从机关企事业和转业军人中抽调人员,也从一些厂矿中调些技工来当骨干,并派往曲溪棉湖二糖厂培训。我被指定带队到棉湖糖厂任联络员,后兼曲溪糖厂联络员,驻点曲溪。我的任务是管理学员学好技术,棉湖是以动力、压榨工种为主,曲溪以制炼、机修、化验工种为主。


我们近百名学员经过榨季与停机期的学习后,基本上掌握了生产流程与岗位技术。回到汕头后,与兄弟厂支援调派来的厂级领导、技术员和生产骨干一起参加设备安装。这也是练兵,更能使学员掌握技术,增长知识。特别是试机试产更为重要,我记得开始试产时,有一次由于蔗汁泵忘记关好,漏掉不少蔗汁,公安局认为是人为事故,要追究破坏者,是郑奇山厂长顶住了,才使当班领导免责。说到郑奇山厂长,他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令人称道。他患有胃病,还常跟班劳动,特别是在安装设备时,总与工人一起干,他的棉衣经常沾满油污。印象中,农务股工作特别辛苦,农务股管甘蔗生产与甘蔗供应,他们不单要落实种植面积,还要推广优良品种和及时发放化肥,而且要时不时看甘蔗生产情况,不断测试糖分。厂生产时就更忙,不单要决定蔗区砍伐期,而且要调配运力,上下连接及时运载,如果蔗源供不上,厂就要停工待料,如果甘蔗供过于求,就要积压,流失糖分。后来厂扩建为日榨500吨,还新建了酒精车间,并跃上同类型厂先进行列,还有不少华侨来参观。


前排右1蹲者为作者,后排右1为黄振华


说到海外华侨,在这里要多说几句。1957年工业建设全面开展,汕头到处都在立项目,建设资金缺乏。当时建糖厂也出现资金缺口。时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林川与侨领庄世平先生联系,希望华侨来汕头糖厂投资。庄老是普宁人,听说家乡要建机械化糖厂,很高兴,他要汕头华侨安达投资公司陈鸣皐先生与林川书记接洽,结果决定安达公司参股百分之二十建设糖厂。林川书记决定把汕头糖厂改名为汕头华侨糖厂。厂党委认为华侨糖厂厂名最好也由林书记题写。说来凑巧,厂党委人事保卫股长黄振华原是林川书记机要秘书。林川书记原保卫员林仁坤也转业来糖厂工作。我原是市委干部,对林书记也熟悉。黄振华与林书记联系,林书记一口答应,说几天后来拿字。一个星期后,林仁坤去取,但林书记忙未写好。隔几天林书记来电话说厂名已写好,这次我上门去取。到林书记家,他把写好的多个字摆在地上让我选。最后还是他自己挑出几个字组合成“汕头华侨糖厂”,由我带回。招牌挂上厂门口后,我与黄振华几个人在厂门前照相留念(见图),遗憾的是厂名不明显,但仍模糊可辨。

来源:潮汕特藏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7 03:04 , Processed in 0.0366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