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巴拿马总统科尔蒂索、荷兰首相吕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应邀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171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全球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最后强调,让我们携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澎湃新闻 赵昀 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指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给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带来挑战。他呼吁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可持续交通对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应加强国际合作。 联合国副秘书长暨大会秘书长刘振民主持开幕式。(澎湃新闻 赵昀 摄) 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澎湃新闻 赵昀 摄) (澎湃新闻 赵昀 摄) 本届大会以“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为主题,聚焦可持续交通与减贫脱贫、民生、国际互联互通合作、绿色发展、区域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城市和政府治理9项议题,同时适当增加保障国际交通运输畅通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方面的内容会议。本届大会的目标是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基础上,吸取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疫情的经验与教训,推动全球的可持续交通,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全球的经济恢复。 联合国项目事务署S3i伙伴关系顾问李红梅参加大会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为期三天,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包括全体会议、部长论坛、主题会议、科学技术创新论坛、企业家论坛等14场活动,130余位交通部长、企业家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从民生、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互联互通、应对疫情和经济复苏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对话。展示各国政府、联合国系统和其他国际组织、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推进可持续交通行动的承诺和决心。会议聚焦于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所有交通方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全球实现可持续交通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交通部部长李小鹏、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代表李红梅等陪同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目标司负责人亚历山大·特列尔别科夫参观互动展区(澎湃新闻 赵昀 摄) 中国交通部部长李小鹏、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目标司负责人亚历山大·特列尔别科夫、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体验绿色出行 大会还通过了成果文件《北京宣言》。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北京宣言》描绘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未来愿景,提出了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交通相关的各项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框架。中方愿与各方全面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尽快落地,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携手开辟国际发展合作光明前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联合国副秘书长暨大会秘书长刘振民在闭幕式上表示,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让可持续交通发展转型变得更为紧迫,我们必须加大步伐,不让任何人掉队。联合国将会继续与大家合作,推进实现共同进步。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左一)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目标司负责人亚历山大·特列尔别科夫(中)与联合国项目事务署S3i伙伴关系顾问李红梅(右一)合影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右)与联合国项目事务署S3i伙伴关系顾问李红梅(左)合影 联合国代表团合影(澎湃新闻 赵昀 摄)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联合国官方微博、澎湃新闻 |
GMT+8, 2025-4-20 03:41 , Processed in 0.0310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