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2022-5-9 14: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4| 评论: 0

摘要: 它远离尘嚣,却巧夺天工光彩照人,在200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坦然走过一百多年风雨的从熙公祠,就像繁华红尘中的潺潺清流,洗涤浮躁,温润人心。如果你在忙碌紧张的生活中,觉得自己内心浮躁不安 ...

它远离尘嚣,却巧夺天工光彩照人,在200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坦然走过一百多年风雨的从熙公祠,就像繁华红尘中的潺潺清流,洗涤浮躁,温润人心。


如果你在忙碌紧张的生活中,觉得自己内心浮躁不安,到潮州的从熙公祠去看一看吧,它可以让你豁然开朗,解开烦忧。


【隐身乡村的瑰宝】


从熙公祠,也称资政第,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金砂一村。


要是走马观花地观看从熙公祠,不用十分钟,你就能把它逛完。它坐东向西,总面积约1319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布局,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印亭,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只有收起浮躁的心情,你才能欣赏到从熙公祠的精髓所在。


它是一座府第式的大祠堂,集石雕、木雕、灰塑、嵌瓷、金漆画、彩绘之大成,是一座独特的民间雕刻艺术展览馆。门前设置石狮、石鼓,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镶嵌于门楼石壁上四幅精美绝伦的石雕,分别以百鸟朝凰、鱼虫花鸟、士农工商、渔樵耕读为题材。还有一对花费了十年功夫雕刻而成的石柱,横梁上各悬倒挂的石花篮,这对石花篮剔透玲珑刻工细腻,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并被评为“堪称中国一绝”。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进入天井抬头望,精美的拜亭上面是浓妆艳彩的飞檐嵌瓷,再看正堂的梁载彩绘及镶嵌的金漆木雕,选材广泛,雕饰丰富,匠师们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通雕等艺术手法,传递着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好追求。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经历传奇的主人】


从熙公祠的主人是海外侨领陈旭年,又名从熙。

陈旭年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17岁时参与反清政府的活动失败后,迅速乘红头船逃到正在开发的马来西亚柔佛州。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少年39岁的时候,会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他先在锡矿做苦工,积攒了钱就买下布匹沿街叫卖。买卖公道、年少英俊、谈吐风趣,使他得到当地人的喜欢,特别得到马来贵族阿武峇卡一家大小的喜爱。阿武峇卡默默观察了他一段时间,认可了他的人品和能力,与他结为兄弟,并撮合他与自己的表妹结婚,使他成为贵族阶级的“驸马”。


1864年,已掌大权的阿武峇卡把境内10个港口交给陈旭年管理。1868年起,陈旭年成为南洋最著名的富商,被柔佛苏丹封为“甲必丹”(华侨领袖),授予“资政”头衔。


名成利就后,陈旭年不为繁华浮世所惑,非常怀念故土,希望落叶归根,于是耗巨资在家乡兴建从熙公祠,并于晚年回乡颐养天年,75岁卒于故里。


【精益求精的“一根牛绳”】


陈旭年对从熙公祠的工艺水平要求极高,召集无数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建造工期从清同治九年(1870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共用了14年,花费了26万多银元。


潮州有句俗语:“一条石牛索激(气)死三个师傅”,是说精细绝伦的工艺难倒师傅。这个典故,源自从熙公祠大门左端“士农工商”石雕中一条捏在牧童手里的悬空牵牛绳。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这条牛绳双股相缠、细如牙签、长约十厘米,以镂空手法从原石块镂空雕刻而成,每一点绳结,每一根线,都清晰毕肖。相传,先有两名石匠用了很长时间来雕刻它,但是细细的石绳子总会不小心断裂,石匠觉得对不起陈旭年好吃好喝的招待,便偷偷走了,直到第三位石匠改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才将牛绳雕成。


一根牛绳尚且精益求精,从熙公祠的内涵,更值得人们深思。

从熙公祠:繁华世界的一股清流

来源:方志广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4-18 23:51 , Processed in 0.0339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