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CCTV4华人故事专题报道挪威潮汕商会会长赵文生等

2022-5-13 17: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42| 评论: 0

摘要: 赵文生:以大海寄托思乡之情在潮之州潮水往复潮州因海得名穿城而过的韩江水不舍昼夜奔流向海大海眷顾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而这里的人也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赵文生,挪威潮汕商会会长,因为从小生活在潮汕地区的海边 ...

赵文生:

以大海寄托思乡之情

在潮之州

潮水往复

潮州因海得名

穿城而过的韩江水

不舍昼夜奔流向海

大海眷顾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而这里的人

也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

赵文生,挪威潮汕商会会长,因为从小生活在潮汕地区的海边小镇,在海外打拼30多年的他,每次看到大海,总会勾起他对故乡的思念,而所有和家乡有关的元素,都成为了他与这里永远连接的情感纽带,承载着家乡文化的手拉壶就是其中之一。这么多年来,赵文生也经常会把潮州手拉壶作为礼品,带到挪威,介绍给那里的朋友们,那么这次回到潮州,他也更多地了解了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他有哪些收获呢?

为了深入了解潮州文化,赵文生来到位于潮安区的龙湖古寨,这里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十分相似,行走在这古色古香的“三街六巷”间,就能找寻到儿时的记忆。他的父母都是教师,虽然家庭不算富裕,赵文生从小就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那么父母教会了他怎样的道理呢?

1987年,赵文生来到了挪威奥斯陆打拼,那个时候,他一边上语言补习班,一边在餐馆打工。凭借着在餐馆和酒店打工积累的经验,赵文生在当地开了一家“潮州酒楼”。他的餐馆不仅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喜爱,也吸引了很多挪威人的光顾,后来他又将餐馆逐步扩大为当地第一家华人酒店。因为体会到华侨华人在异地打拼的艰辛,2011年,赵文生成立了挪威潮汕商会并担任会长,帮助当地很多侨胞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难题。

事业成功后,赵文生又拾起了书画的爱好,而他最喜欢的就是潮州籍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作品,每次回到潮州,他都会专程来到饶宗颐学术馆看一看。而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为孩子们留下些宝贵的东西。那么他为此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陈启雄:

求新求变 奋勇向前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

二十三座气势恢宏的石牌坊

鳞次栉比排列在这条

延绵两公里的老街上

从唐宋时期开始

潮州一直有着为有功德者修建牌坊的传统

老街上的每一座牌坊

都记录着多位潮州先贤的光耀往事

经过多次修复

这些承载着千年文脉的牌坊

仍然和最初一样

激励着后人

陈启雄是阿联酋潮汕总商会会长,他在阿联酋经营家居服生意,这次来到潮州牌坊街主要是为了调研,他想在自己的服装中加入潮绣的元素,为此,陈启雄专门来到牌坊街的一家工作室,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项目传承人康惠芳。

康惠芳告诉陈启雄,潮绣曾经被大量运用在寺庙以及潮剧舞台的装饰上,而现在,潮绣作为艺术品和服装装饰延续着生命力,这其中就体现了潮州人灵活求变的特点。实际上,陈启雄能在阿联酋闯出一片天地,也和这“变”字分不开。

2000年,陈启雄远渡重洋到阿联酋,当时的他其实是为了收回一笔经销商拖欠的款项,没想到就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商机。

二十多年来,陈启雄也频繁往返于迪拜和潮州之间,每次回来,他总是找机会到广济桥走走看看,陈启雄告诉记者,南宋时,广济桥还只是一座由86艘小船连成的简陋浮桥,也是从那时起,潮州人用汗水开启了数百年的建桥史。从南宋到元、明多次的修葺,广济桥慢慢形成了后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后,广济桥又经历多次扩建修复,如今,这座桥已经把全世界潮州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15年,为了帮助在阿联酋发展的华侨华人,在当地已经站稳脚跟的陈启雄和几个潮汕老乡一起,成立了阿联酋潮汕总商会的前身,国际潮人阿联酋商会,社团在帮助新侨解决在政务、法律以及生产中问题的同时,还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身在阿联酋的陈启雄接到了一通来自中国的电话,打电话的是他工厂所在地佛山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希望陈启雄能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那么,陈启雄能为抗疫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管乔中:

希望可以培养一些优良的“种子”

管乔中,是潮州市湘桥区的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负责人,疫情期间,他带领着企业中两千多名员工,一直保持着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为全国多个城市提供核酸检测服务,而他之所以会把企业总部设立在潮州,也是源于他对这里的深厚情感。

1949年,管乔中出生于潮汕地区一个华侨家庭,作为家里的传统,长辈们时常会督促他要多学知识,也是在这样的影响下,管乔中一直都十分喜欢读书。1978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学校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带给他很多影响,韩山师范学院位于韩山脚下,旁边是著名的韩文公祠,这里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无论是在上学的时候,还是现在,管乔中总喜欢来韩文公祠看一看,每次来到这里,他都有怎样的感触?

也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管乔中格外努力读书,并考上了云南大学鲁迅研究专业的硕士,毕业后,他前往香港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听到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杨福家教授的讲座,管乔中很受启发,于是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生物科技企业。而在创业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故事?

除了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探索,这么多年来,管乔中也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为母校、为教育下一代做一些有用的事。乔中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0月,重光的韩山书院正式揭牌,这里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为选拔出来的学生免费提供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和古琴的课程,并且韩山书院经常会和国内各高校合作,举办一些学术研讨活动。那么对于未来,管乔中又有哪些期许?

播出时间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5月14日 13:00

CCTV-4

《根在潮州》第三集

“人心齐 潮头立”

与您不见不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4-18 23:51 , Processed in 0.0392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