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对华发动了全面攻占,大片国土相继沦陷,文化教育事业也同时遭到严重波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避免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种子遭到战火摧毁,众多华北及沿海城市的高校、研究所纷纷南迁和西迁,一九三八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兵分三路迁往大后方云南昆明,借用云南昆华农校作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仍然培养了无数的英才,为中华民族今天的振兴传下了高等教育的星星火种。 ▲昆明西南联大 同样,在粤东沿海门户的汕头市,在日军的推进攻占下也相继沦陷,揭西河婆、五经富以及大北山区这个大后方,成了汕头很多重要机构的战时避难场所,承担了包括内迁的政府机关、报社、医院、银行、教育等重要机构战时办公地址。如京溪园粗坑作为机关报社、河婆作为后方医院、还作为金融机构驻地、良田后来还作为解放区南方银行印钞机构,这些都可以作为抗战后红色记忆分别另书一笔的。 ▲北山中学创始人曾兆春先生 值得浓墨一书的是五经富现在的北山中学这所“西南联大”。汕头聿怀中学,是一所基督教教会创办的重点中学,人才辈出,同样为了避免遭到战争带来的摧毁,一九三七年秋在陈泽霖校长带领下,师生从汕头市内迁至揭西五经富后方这座历史悠久的书乡小镇,与当时经富中学联合办学,经富中学的前身是曾兆春先生独资创办的培英中学,因“培英”校名被当局关闭一段时间后更名为经富中学,是五经富独立自主的第一所中学,汕头聿怀中学就落户在经富中学内联合办学。虽然各上各的课,但两个学校的学生可以互相听课,用“西南联大”来作为比较,虽然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放在同一时期、同一背景,我想完全是够资格和够分量的。 ▲五经富北山中学 经富中学和聿怀中学这所联合学校,八年间,尽管在这片穷乡僻壤、生活艰苦的环境下,师生们仍然抱着一颗“知识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努力师学。如果你走进今天的北山中学,会看到一串长长的的纪念名单,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至少有七位以上中国院士,聿怀中学有“一校五院士”的美称,其中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科院院士曾毅、中山大学校长曾汉民,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曾近义、复旦大学副校长邹剑秋、广东社科院副院长曾牧野、汕头医学院书记何刚、中山大学教授汪长河、曾淑云;有政界的副省长曾定石;有爱国实业家李建南;还有何绍宽、曾冰、曾杰、曾长江等等老一辈革命先驱。 ▲汕头聿怀中学 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告投降,抗战胜利后聿怀中学才重新迁回汕头,现在仍然是汕头市重点中学之一,经富中学也因抗战胜利后改为新“道济中学”,原老“道济中学”先后也走出曾广、林美南、陈景云、杨妙成、曾子玉、曾适等革命先驱;走出黄淑培院士等一批国家优秀人才。解放后这所与汕头聿怀中学曾经联合办学光荣历史的学校,就是更名后今天的北山中学,风风雨雨走过九十余载。 ▲昆明西南联大旧址 无论历经培英中学、经富中学、新老道济中学到今天的北山中学和仍然名声远扬的聿怀中学,在战争阴霾下结下的渊源,都是血脉相连,十分清晰,至今两校还保持着师生互动往来,经常举办联谊活动。聿怀中学不单是汕头的,同时也曾经是揭西五经富的,老一辈上了七八十岁的五经富老人常常会提起聿怀中学这个名,但也常常会读错字,“聿”字读成“律”字,这不能很刻薄地去说你读得不对。聿,读yù,同玉音,是一个无义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古汉语是助词,过渡词,因句出《诗经·大雅·大明》“为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又因基督教会希望汕头人“回到天家上帝的怀抱中”的笃念之意,后人以“聿怀”为语典。客家话还真不知怎么读,我想这可能就是读成“律”的原因,既然是yù,客家话我们姑且读成玉吧! ▲昆明西南联大旧址 在那段岁月,同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都是成年的青年人大学生,而在五经富聿怀“联中”的学生却是十四五岁至十六七的未成年人中学生,离开家庭,背井离乡来到条件艰苦的五经富山区,相比之下毕竟昆明再怎么还是个省城,学生们除了“跑警报”一特色外,还可以半工半读,有些小收入,条件相对要好一些,而经富中学在长潭河西,三面环山,穷乡僻壤,可想而知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他们仍能发奋读书,我们有责任告诉我们新一代人,我们这里曾经还有过这样的学校,与“西南联大”一样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保留了星星火种,我们应该记住这段艰苦而又光辉的岁月。 聿怀中学也像“西南联大”一样各自回到原来的地方,虽然回去了,但这段渊源,这段历史,这种精神和传统却永远留在了五经富这座书乡小镇,留在了揭西。我们为揭西五经富曾经拥有过像“西南联大”一样的光荣历史而感到骄傲,也期望两所学校一如既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和输送出更多、更优秀的全新人才。 (来源:《五经富的“西南联大”》作者曾斌、公众号-揭西) |
GMT+8, 2025-4-18 23:49 , Processed in 0.0316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