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出生澄海,从前清举人到香港巨商,日本学者赞誉“中国名绅,香港巨商”!

2022-10-17 15: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8| 评论: 0

摘要: 你看过电影《胭脂扣》吗?片中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是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的少东,所谓南北行,是指香港中上环文咸东西街以至高升街一带的商铺,这些商铺主要从事货运南(海南、东南亚等地)北(天津)的贸易生意,於开埠 ...

你看过电影《胭脂扣》吗?片中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是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的少东,所谓南北行,是指香港中上环文咸东西街以至高升街一带的商铺,这些商铺主要从事货运南(海南、东南亚等地)北(天津)的贸易生意,於开埠早期对香港贸易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

南就是香港的南面,面向南货就是南洋生意;北就是北望神州,就是祖国大陆。这就是南北行,百年前我们祖辈已经开始做这个生意,当年这个地区比现在的中环(港岛闹市区)还厉害。

——历史学家李欢


要理解香港早期的经贸发展,南北行的盛衰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咸丰年间,南北行街毁于一场大火,其后改辟成文咸东西二街。你大抵不知道,这条南北行街竟和潮商有莫大的关系!

文咸街

18世纪以前,华侨已在暹罗(今泰国)居住并从事航运业。出于解决中国东南部粮荒的需要,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政府允许暹罗官运大米30万石到福建、广东、宁波等地出售,给予免税的优待。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允许各省商民到暹罗运米回国贩卖。乾隆十六年(1751),清政府决定对运米2000石以上者赏给顶戴。

在清政府的鼓励下,以广东澄海樟林港为出海口的潮州商民纷纷前往暹罗运米回国贩卖。由于暹罗盛产建造帆船的最坚实木料——柚木,质优价廉,该国遂成为潮商的海外造船中心。澄海樟林港也因潮商贩运暹米、利用暹地柚木建造“红头船”而兴盛起来。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百年中,以樟林为始发港的潮属红头船,每年顺着季候风南来(经广州、雷州、琼州至越南、柬埔寨、暹罗、马来亚等地)北往(经厦门、台湾、杭州、宁波、上海至青岛、天津等地),而香港就处于这条南北贸易线的中点站。

1841年香港开埠,长期在这条贸易线做南北生意的潮属红头船船主们,很快就发现行将成为远东国际贸易枢纽的香港在商贾上的未来有利地位,于是便先后在香港设立做南北生意和经营转口贸易的南北行。这就是香港南北行的东主多是潮商的缘故。

彼时的南北行街商贾云集,行铺林立,很多潮州人聚集这里开店经商。其中有家裕德盛行,经营米业和出入口贸易,经营规模宏大,生意兴隆,为南北行街著名商行,其主正是从前清举人到香港巨商的传奇人物陈殿臣。

陈殿臣

陈殿臣(1874—1939年)字汝南,澄海县澄城镇人。以附生参加光绪癸卯(1903年)顺天恩科乡试,在河南开封得中第144名举人,出自翰林院编修安徽周维藩之门下,跻身于“搢绅”行列,人称“举人爷”。陈殿臣考中的是清朝末科乡试,他目睹清廷的腐败,感到获取功名已经没有希望,便东渡日本留学,读速成班毕业后,旋返回香港,随其父陈春泉(利财爷)经商,在父亲的元发行任事。

陈殿臣接任元发号经理之后,连任三届潮州商会会长,又被公推为东华医院总理、保良局总理和太平绅士,在香港南北行街和社会上声誉卓著。民国八年(1919年)日本学者田原天南编撰的《中国官绅名人录》中称陈殿臣为:“中国名绅,香港巨商”。

20世纪初,华人社会中以乡谊、族谊结为社团者蔚然成风,旅港先贤方养秋、蔡杰士、陈殿臣、郑仲评、王少平等人于1906年倡议筹办商会,以团结乡亲,守望相助为目的,于1921年夏召开首届会员大会,通过章程,定名为“旅港潮州八邑商会”。


虽身在商界,但陈殿臣识潮流,重大义,民主革命时期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革命党人。他捐资支持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后组建同盟会更是大力支持。同他交往的同科同年中不少是进步人士和民国名人,其中有朱汝珍、张志谭(民初任国务院秘书长)、唐天如、丘逢甲、沈钧儒等均有过从,尤与蔡元培(北大校长)交谊甚深,义结金兰。他们经香港时均到南北行拜会“陈举人”。

蔡元培

1925年“五卅惨案”后暴发省港大罢工,陈殿臣以太平绅士的身份出面奔走呼号,联合各界捐钱捐物支持罢工,多次与港英当局交涉谈判,周旋到底,直至胜利,维护了民族尊严与罢工群众的利益。

“五卅惨案”及省港大罢工现场

1981年香港潮州商会成立60周年的会刊中,这样记述了陈殿臣的生平经历:

“助先尊春泉公营商于港,后别创裕德盛行,任经理,又兼任元发行(高满华创办)经理。该行在南北行中最称巨擘。先生即握潮商之牛耳,又仁以接物,诚以待人,尤笃于乡谊,乡人在港者多得其扶掖以成家立业,至今感念不衰。平生于慈善事业,无不悉力以赴......”

1921年香港潮州商会成立,陈殿臣被聘为首届名誉会长,其后连任三届。他在任期内推进会务,纤悉毕贯,不遗余力。1922年壬戍夏六月(俗称“八二”风灾)飓风肆虐,洪流泛滥,潮滨海六属(汕头、澄海、饶平、南澳、潮阳、惠来六地)决堤数百,塌屋数万,人命财产损失不可胜纪。灾祸之惨,亘古未有。商会呼吁施赈,实行组设‘卖物筹灾款’,陈殿臣“毅然肩任,义不容辞”,除募捐外还亲自主持支助事宜,不一而足。

陈殿臣历来关心桑梓,凡遇家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他都毅然佥举,不遗余力地支持抗灾救灾。他的善举,至今犹受潮汕乡亲的称赞。1922年“八二”风灾过后,在香港潮州商会和陈殿臣的倡导下,海外侨商纷纷捐款,折合银洋20多万元,创建澄海便生医院。

澄海便生医院

陈殿臣热心家乡建设事业,1909年与高绳芝合作创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汕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6年创建汕头中山公园,陈殿臣在香港积极响应,带头捐资,同时动员海外潮商捐款,支持中山公园的建设,至今事迹镌刻于中山公园纪念碑记上。

1939年10月,这位传奇潮商病逝于香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4-11 18:51 , Processed in 0.0272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