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平地一声惊雷!人民日报口风大变,向市场投放了一个“重磅炸弹”。 7月23日中午,人民日报发布了头版资讯:
自此,持续了三年之久的去杠杆攻坚战宣告进入新阶段,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去杠杆阶段迈入到稳杠杆阶段。
国运的转向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这一次人民日报口风大变,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差别,更多的是这意味着我们从一刀切的经济调整中来到了精准“拆弹”的改革关口。
暴力去杠杆,风险已现
不管承认不承认,始于2015年的去杠杆,我们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故而在去杠杆的操作手法上我们是简单、粗暴的,甚至更多的是偏向于一刀切。
杠杆的本质其实就是债务,去杠杆的本意是化解债务危机,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未雨绸缪是好事,但不得不承认在实际操作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在简单暴力的去杠杆下,当前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债务硬着陆的苗头。
先来看企业,自今年1月份以来,企业违约案件陆续发生,而且波及的范围相当之广泛,从上市公司到地方融资平台,从国企到民企,均受影响。
1月份的金盾爆雷后,5月盾安又现债务风险预警,出现450亿流动性危机,之后又传出南风股份董事长杨子善失联。另外,根据数据统计,从年初截至至今,国内已有20余只债券出现违约……
纵观这批债务违约的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这就说明,在过度的去杠杆下,很多的实体企业被误杀了,实体经济危在旦夕已是不争的事实。
再来看地方政府,先是安徽六安教师集体讨薪,揭开了地方政府的遮羞布;之后湖南耒阳又出现财政困难,拖欠全市公务员工资,而后网上又出现了常德市领导威胁银行,要求银行降息,配合政府缓解债务压力,如若不然,纪委伺候;另外,还有传言说某国有一大银行给旗下分行传达了“珍爱资金 远离天津”的中心思想……
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一波去杠杆的大浪下,投资——债务模式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地方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最后的居民去杠杆,众所周知,中国居民的杠杆都在楼市;而在这背后,随楼市去杠杆一同而来的,是房贷利率和首付节节高,而且越去杠杆,老百姓就越去赌国家不敢让房价崩盘,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而为了买一套房,六个钱包全都押上了,用来消费的钱肯定就捉襟见肘。社会零食总额的持续走低就是明证,在出口、投资这两架马车接连失效的大环境下,消费无疑是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重心。所以,你懂的…… 将来的“照顾”重点——国企和地方政府
所以,从上述原因来看,解局君认为这一次从去杠杆到稳杠杆,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是债务率不加不减,但其实它会是一次大的战略转向。
稳杠杆不是去杠杆的结束,而是一种继承和延伸,它意味着将从大力削减转移到稳中慢减的道路上来,也就是说从一刀切的经济调整中来到了精准“拆弹”——即调整重心回归到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来。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早有苗头。
今年4月2日,深改委第一次开会,即提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5月份,中央深改委第二次开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先从债务存量上来对国企进行约束,然后再着手化解众多的历史遗留债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稳杠杆时代的来临,国企的去杠杆并不会随之结束,国家反而会想办法让其止血、补血,直至自我造血。
另外,在对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上,同样也是有迹可循。
解局君曾说过,这一次中央摸底地方债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自己心里有个谱,把总量弄清楚,然后再化存量,控增量。
前段时间,国务院紧急提高城市地铁修建申报的门槛和财政部惩处保山市、昆明市宜良县、楚雄州禄丰县、普洱市景东县等4个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我们要明白的是,去杠杆本质上来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步入到稳杠杆阶段,并不意味着比赛的结束,它不过是进入了下半场。
但其实,两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赢下比赛! 来源:解局财经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4-20 00:12 , Processed in 0.0858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