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全球加征关税正在被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距离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全球加税才过去11天,美对华关税高达145%。 (此前,美国以芬太尼事件为由,于当地时间2月3日和3月4日,分别向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因此,2025年对进口自中国商品总的加征关税税率为145%。) 这场贸易战再次搅动全球贸易格局。 中方选择直接反击。截止目前,对美加征关税由84%提高至125%。 01. 熬住,出海仍有机会。 观其内核,关税只是表象,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典型的全球货币、政治与地缘秩序的系统性瓦解。
小编几乎翻遍且认真研读了本次关税问题的解读,大家都在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都有各自的观念和看法,但都不谋而合的在传递一个共同的信号: 02. 该往哪里去? 在145%的关税魔镜前,有人看到绝望,选择直接停摆;有人则看见机遇,不断另辟蹊径。 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该往哪里去? 不少官方机构和专业人士(财联社、新浪财经、第一财经、东方财富网、粤享出海、九边、王骁Alber等)都对此做了分析,具体总结三大热门如下: ▶墨西哥 墨西哥是“进入北美”的战略缓冲区。墨西哥在玩具板块长期依赖进口,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高,且他们的制造业不发达,急缺优质的中国供应链。 加之,墨西哥是美墨加协定成员国,享有进入美国、加拿大市场的天然优势。依托USMCA协定框架,墨西哥未受到额外对等关税冲击。 ▶巴西 巴西的消费市场是由“内需驱动”,虽然相较于墨西哥关税高了25%-30%,但玩具市场流量大。 巴西本地的产能低成本高,他们国家的关税政策相对稳定,且也是长期依赖进口。 ▶东南亚 可能还有人提出疑问,当前受关税影响最严重的除了中国,不就是东南亚地区吗?怎么大家还在往那边凑。 例如越南承诺美国不让中国做转口贸易。 既然转口贸易不做那就直接建厂。近年来行业内就已经掀起一股到东南亚建厂的风潮,该区域享RCEP红利,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能够有效应对冲未来潜在的贸易冲突风险。 川普昨晚暂停了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表面上维持了对中国的关税,其实有了一种今后继续让中国产品绕道东南亚等国家的趋势。 面对动荡的局势,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词:多元化。 多元化产品做多元化布局。 03. 时刻做好准备 现在需要时刻谨记的是时代正在翻篇中,在这个期间很多人说大环境不好,市场不佳。 但其实仔细想想,赚钱就是需求和供给,再不好的市场也有需求和供给。 这场贸易战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终局之战。或许现在谈论美国加征关税对行业的具体影响还为时尚早,还需让子弹再飞一会。 相信睿智的澄海玩具人,永远能在"危"与"机"的交响中,弹奏出属于自己的命运乐章。 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
GMT+8, 2025-4-26 18:11 , Processed in 0.0416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