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毫无疑问,复杂的内外形势,正在逼迫中国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出路。
但如果以史为鉴,每当遇到保增长这一难题时,在换来换去的官方描述下,我们的手段终归还是那三板斧——房地产、出口、基建。
中美贸易战下浓郁的火药味,再加之北美自贸协定、美韩自贸协定,日欧自贸协定等等践踏WTO多边主义的举措,就注定了出口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大打折扣;而前几天的政治局会议上,“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坚决推进去杠杆”的铿锵宣言,正式标志着“夜壶”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被弃用。
自此,接力棒传到了基建手上。 1
冷冻房地产,基建拖底的战略并非是头脑发热,而是早有预警。这一点,从官方的态度上可以得出结论。
先看地方,梳理两会上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基建投资计划,就不难发现大基建时代的来临。
31个省(市)基建投资计划,除北京不详外,其它如下:
核算下来,各省今年基建的预期投资已然超过了4万亿!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市在列出自己的基建投资计划是与GDP增速一同列出的……
再来看中央层面,对基建无疑是关怀备至;
国常委上说,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政治局会议中又提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换成大白话,无非就是中央以专项债券的形式向地方放水,这既是地方政府大搞基建的资金池,也是它们赖以凭仗的底气。
上面给钱,下面执行;可以预见的是,一场基建跃进已经开始了。 2 这一点,在基建产业股市和产业链的异动上已经得到了映证。 在利好消息的持续刺激下,基建股已经露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苗头;本周,基建股掀起了涨停潮,成都路桥、西藏天路等基建股接连涨停,涨幅高达40%;此外,钢铁、建材等行业也是纷纷大涨。 在基建产业链上,工程机械都呈现出了销量大增的趋势。
今年政府报告里,提出的部分基建目标是: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而我们仅仅半年13个省完成的基建投资就已经达到了3.4万亿,按照这种进度来看,你懂的!
综合种种迹象来看——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大基建时代!
3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必须要警惕,基建虽好用,但终归不是长久之际;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到,依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正在减少。
根据智谷趋势整理的数据来看:
由此可见,基建已不再是特效药,它的药效正在逐渐减弱。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历史上的三次基建宽松,都为经济转型升级赢得了时间。08年后的消费升级,12年后的新经济热潮、以及16年投融资体制方式的变革,目前仍在规划推进中,但也小有成绩。
希望,这一次也能如愿吧! 来源:解局财经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
GMT+8, 2025-4-20 00:12 , Processed in 0.0302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