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2018-1-24 16: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94| 评论: 0

摘要: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移民到马来西亚的林连登过着“流动苦干的生活”,在多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终成马来西亚一代橡胶巨子、拥有3亿马来币资产的华侨实业家。79岁高龄的林连登回到汕头创办连通筑路行车 ...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移民到马来西亚的林连登过着“流动苦干的生活”,在多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终成马来西亚一代橡胶巨子、拥有3亿马来币资产的华侨实业家。79岁高龄的林连登回到汕头创办连通筑路行车公司,对潮阳、普宁、惠来诸县发展公路交通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投身慈善事业的他为韩江中、小学,为华文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时常拨资赈济当时的潮汕难民,受到后代华人的敬仰。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

林连登可谓家喻户晓。

除了他是富有商业头脑的实业家之外,

还以热心华文教育,

社会公益和家乡建设而闻名于世。

从潮州到马来西亚

林连登,

原籍惠来县溪西镇鲁阳村

少时家境贫寒。

1895年,

二十八岁的林连登

向邻居借10担红糖折成现钱当作盘缠,

与堂兄一起,

在乡人的带领下

告别了家人与家乡,

漂洋过海下南洋,

从此开始他长达七十年的马来西亚漂泊生涯。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华人“过番”谋生向南洋移民达到高潮,

尤以潮汕地区为甚。

在这样的情境下,

林连登赤手空拳来到马来西亚这片陌生的土地。

当时,

由于乡缘关系,

也因为潮汕地区的人们善于从事园丘种植业

所以大部分潮人首先选择的登陆地

都在甘蔗种植业相当发达的威省,

而林连登也在其中。

乘船到达威省北海后,

林连登微薄的盘缠已所剩无几,

无钱再乘坐交通工具了。

于是,

他便步行到刚刚开辟的小镇鲁乃,

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马来西亚槟城街景


在鲁乃,

与许多潮州人以及华人劳工一样,

林连登也是从出卖劳动力做起,

洗碗工、脚夫、车夫、屠夫等,

什么重活、脏活都干过。

后来,

在朋友的帮助下,

林连登购买了一头牛和一辆牛车,

每天为铺户运货,

人们因此称他为“牛车登”。

不甘于此的林连登,

在不久后

又到一个正在开辟的庄园担任锄手。

庄园工作时间相当长,

每天要辛劳十小时,

但对林连登而言,

却丝毫不觉辛苦。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然寸因年壮力强,

实不见其苦也”。

由于工作勤奋刻苦,

不出数月,

林连登就获得庄园主的赏识。

工作一段时间后,

林连登发现,

当他把钱汇寄家乡后总是身无余款,

这使他开始觉得

“如此劳苦,

所得代价不过如是,

实无多大希望。”

随后,

林连登便开始计划自己创业

最初的创业之路,

被林连登自己称为

“流动苦干的生活”。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那些年,

创业不成,

屡战屡败,

仍然不能摧毁其战胜困难,

开拓事业的坚强决心。

一次次跌倒再爬起,

吸取了失败的经验,

林连登决定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种植行业

1902年,

林连登回到鲁乃,

用一千六百元积蓄

购置了大约二十英亩的椰园

并在园地内开办屠宰事务。

这样,

种植和屠宰双管齐下,

为林连登挣得不少利润。

有了“第一桶金”,

再加上几年的奋斗,

事业趋稳的林连登开始扩大庄园面积,

拓展业务,

增加种植种类,

大量种植木薯和橡胶

橡胶种植为林连登贮存了巨大的资本,

使他成为马来西亚一代橡胶巨子

经过多年艰苦经营,

林连登建立了

泰城、泰益、泰丰和菜园共4个园区,

面积3000亩,

工人近3000人。

同时,

他还在槟榔屿创设

连兴和酒厂、顺泰碾米厂、连德碾米厂等,

构筑了一个具有庞大网络的商业王国。

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和知人善任,

到1910年,

林连登已成为拥有3亿马来币资产的华侨实业家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槟城韩江中学班主任及科主任,于韩中林连登铜像前合影


林连登在商业领域有一席之地,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崭露头角,

也开始积极投身社团活动,

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活跃在潮州会馆的各种活动中。

根据资料显示,

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

林连登活跃于潮州社团中,

且地位愈发重要。

1919年,

他成为潮州会馆创办的

韩江小学发起人之一。

当时,

他联合了一些潮人先贤

如林参、周满堂等人,

在韩江公会附设了韩江小学,

并担任了第一届董事长。

之后,

又加设韩江中学。

从此,

林连登为韩江中、小学,

为华文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惠来一中 连登楼


从马来西亚到潮州

1946年,

79岁高龄的林连登回到家乡,

目睹多地公路在日本侵略期间

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交通堵塞,

流通不畅,

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时任两广监察使刘侯武

和原十九路军师长、抗日名将翁照垣出面,

请林连登投资修筑公路,

这与林连登的想法不谋而合。

为支持家乡的交通运输事业,

林连登积极发动集资,

并请求当局批准

给予他潮阳、普宁、惠来和南山管理局等地的路权,

由他开办筑路行车公司进行营运。

获批准后,

林连登便着手成立连通筑路行车公司,

公布招股章程。

他带头投资港币80万元,

聘请翁照垣为名誉董事长,

原潮阳县长林志见为总经理,

将总经理办事处设在汕头永和街161号

并亲自督促筑路行车公司尽快修筑公路,

修复潮阳和平桥,

筹划购买汽车等事宜。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汕头永和街


连通筑路行车公司创办后,

首先修筑了惠来县城至石坑、惠来县城至溪西等

共300多公里长的多条公路,

并开通了行车路线,

购置了42辆汽车往来各市县之间,

而旗下的

“连周”、“连元”、“连山”、“连平”4艘电船,

则行驶于汕头至磊口之间,

方便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

连通筑路行车公司的汽车、电船开行运营,

适应了当时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广受民众的欢迎。

由于经营有方,

连通筑路行车公司自1948年起开始盈利,

高峰时,

年利润达港币20万元。

可以说,

连通筑路行车公司

是解放前夕广东省内规模较大的行车公司之一,

它的创办,

汕头现代公路交通史上的一桩大事

连通筑路行车公司创办后,

筑路及行车业务扩展颇为迅速,

对潮阳、普宁、惠来诸县发展公路交通事业,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在投身改善潮汕地区交通运输局面的同时,

为了恢复家乡抗战后的经济,

林连登斥资一百余万元,

在隆江镇买地60亩建新市场。

1947年,

隆江镇的新市场初步建成,

林连登后又在1956年汇款扩建,

这对当时隆江镇的商业恢复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极富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林连登,

总是为家乡无私奉献,

尽力捐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潮汕地区天灾战祸不断,

民众饱受困苦煎熬。

1920年,

林连登曾拨资二万五千元,

派同乡林家邦回国施赈;

他资助汕头孤儿院、潮阳县医院,

汕头存心善堂、诚敬善堂及各慈善机构;

他还从泰国运来10万斤大米,

赈济当时的潮汕难民……


潮商故事|南洋慈善家橡胶大王——林连登

韩江学院出版之《林连登翁逝世50周年公祭特辑》封面


1963年2月11日晚,

林连登在马来西亚槟城逝世,

享年96岁

据悉,

出殡当日,

“参加送殡人士数千人,

行列估计长达三英里,

经过约一小时许,

始见队伍首尾,

沿途所经之处,

人潮汹涌,

均欲一睹此阵容盛大的出殡行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0 02:15 , Processed in 0.0522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