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潮商 门户 投资热点 查看内容

走过110个年头,突破“富不过三代”魔咒,谁言“金汤匙”喂大的不行?

2018-10-30 11: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14| 评论: 0|原作者: admin

摘要: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霜降时节已过,天气渐趋寒凉,人们开始购买羽绒衣、羽绒被。众所周知,羽絨衣、羽绒被是近2、30年开始流行,可有一个家族企业叫“合隆毛厂”,已走过110个年头,在民国4年,当人们 ...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霜降时节已过,天气渐趋寒凉,人们开始购买羽绒衣、羽绒被。众所周知,羽絨衣、羽绒被是近2、30年开始流行,可有一个家族企业叫“合隆毛厂”,已走过110个年头,在民国4年,当人们尚不知羽绒产业为何物,就从收购鸭毛的商贩开始经营羽绒产业,如今已是全亚洲历史最悠久、布局最广的羽绒制造厂。

  

更使人惊奇,这一家羽绒制造百年企业,历经四代传承,110年里,专注“羽毛”单一产业,突破“富不过三代”魔咒,以活生生的经典传承案例告诉世人:谁言“金汤匙”喂大的就不行!?

  

交递印信:向爷爷报告,第5代掌门人出来了

  

110年企业合隆毛厂第5代掌门人、合隆董事长陈彦诚

 

不久前,拥有110年历史的台湾羽绒供应商合隆毛厂旗下自有品牌——合隆羽藏,推出再创新、有科学大数据的羽绒被,这是可依据消费者需求通过不同重量、暖皮与表布“个性定制”的羽绒寢具,该设计获得2018年德国iF Design Award设计奖,获“品牌设计”类别肯定。

 

拿到德国iF设计奖,正是110年企业合隆毛厂第5代掌门人、合隆羽藏董事长陈彦诚接班的第三个年头。这位年轻的百年企业第五代接班人,曾获得台湾金商奖优良商人的荣誉,多年来也活跃于国际舞台,他担任全球首屈一指的羽絨协会(简称IDFB)技术委员会和公共关系委员会委员,致力于推动全球羽绒标准一体化。 

 

合隆毛厂,是台湾羽绒自动化先驱,是台湾第一家使用六箱分毛机的企业。目前,合隆毛厂在台湾、深圳、江西、山东、黑龙江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并在海外的美国、德国、日本投资相关产业,拥有10余个海外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台湾、大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羽绒业,是个“靠天吃饭”行业,在新一代掌门人陈彦诚看来,企业不强调爆发性增长,所追求的是一个“合理”成长,期望能力与市场销售量同时并进。更重要的是,以诚信为最重要经营准则,并希望员工快乐的发展企业目标,就像羽绒带给人舒适温暖一样。

  

陈焜耀(左)、陈彦诚(右)在合隆代际交棒仪式——交递印信

  

当下,很多知名家族企业已完成代际传承,交棒予下一代,上市公司常常以一纸董事会公告,再添加几张图片、一二篇新闻稿了事。传承是家族企业最大事,接班是一个“操作系统”,单凭“广而告之”,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 

 

众所周知,百年李锦记有个特别之处,特别注重“仪式感”。比如,家族成员一见面打招呼,是用击掌的方式;问候时不是说“吃了吗”、“今天天气不错”,而是“你爽了吗?”仪式感的重要,不在于仪式本身,而是要通过仪式来表达一种隐含义。例如,谈恋爱的青年男女,真心实意送一束玫瑰,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仪式。 

  

代际交棒,也须有“仪式感”,通过某种合理的仪式,让接力者与家族、企业有深刻的情感交接,更充分展示传承内涵,让接班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更好的做好家族高的传承事业。 

 

2015年10月9日,长子也就是合隆毛厂第五代接班人陈彦诚,接过父亲手上的印信,接替时年61岁的父亲陈焜耀,出任合隆董事长。交棒后的第一个上班日,父亲陈焜耀带着儿子陈彦诚搭高铁来到高雄佛光山。在佛光山爷爷的塔位前,让儿子陈彦诚向爷爷报告传承大事。陈焜耀眼眶泛光:“这一刻,第五代掌门人出来了,我要跟天上的爸爸妈妈讲,我对得起合隆、对得起家族!”

     

第四代接班人陈焜耀(左)与父亲陈云溪的早年合影

 

到第五代接班人陈彦诚成为掌门人,合隆陈氏家族历经四代传承,穿越100余年时光。为什么选在10月9日这一天交棒呢?这里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传奇故事。 

 

往前推25年,也就是1990年的10月9日这一天,在父亲、也就是合隆第三代掌门人陈云溪病榻前,第四代接班人陈焜耀接棒,出任合隆董事长。

  

陈焜耀后来说,父亲是自己的恩人,自己母亲是“细姨”(注:闽南话,即“二房太太”),自己有三个兄弟。当时,陈焜耀是陪在父亲身边最久,住在一起。陈云溪生前有交代合隆不能分家,可老人家也有先见之明,为了保护家族,他囑咐儿子陈焜耀:“輩分比人小,有分到就好。”至今,陈焜耀仍牢牢记住父亲陈云溪那句话:“世上绝无公平之事,不要计较,将来努力还有机会!

 

陈焜耀与太太及二个儿子一家人合影

  

陈焜耀,生于1954年,现为国际羽绒羽毛局主席、美国合隆国际股份公司董事,也是台湾区羽绒工会理事长。

  

在合隆第四代掌门人陈焜耀接棒3个月后,父亲陈云溪病逝,家族也走向分裂。上世纪90年代,正是全球化风潮涌动,台湾正面临产业外移、劳工等诸多问题,岛内制造业生存困难。合隆原始股东叶家兴与陈家的堂兄“萌生退意”,他们要现金,不要工厂。当时,陈焜耀是“细姨”的儿子,分产本来就少,手上仅持有7.6%股权。

  

为了撑住家族企业“合隆”,收回“退场”股东手上的股份,最后,陈焜耀连自己办公室加上住家都卖掉求得现金,这一撑,才撑起“合隆”跨过百年岁月。

   

谁言“金汤匙”喂大的就不行呢?

 

合隆第四代接班人陈焜耀幼年时

  

当今,“富二代”被外人称为“金汤匙”喂大的一代,社会上对“富二代”负面情绪颇多,不少“富二代”甚至与“败家子”、“坑爹”等词汇联系在一块。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些“金汤匙”喂大的一代,他们肯承受那份沉沉的传承重压吗?能承受起更多的基业长青的责任吗?他们能突破“富不过三代”魔咒吗?

 

即便母亲陈宝珠是二房太太的特殊身份,出身富家的陈焜耀,也是“金汤匙”喂大的,从小到大生活优渥,学识也高。那么,如何让“金汤匙”喂大的一代来传承家族企业呢?合隆陈氏家族的成功做法,就是接班训练。

 

陈焜耀结婚照

 

被瞧不起,是训练强者最好的礼物陈焜耀如是说。母亲陈宝珠的身份,是“细姨”,在过去传统社会,二房太太的子女时常会让人说闲话,瞧不起,可陈焜耀却从不讳忌自己是“细姨仔”,相反,是他在逆境中撑起百年家族企业。 

 

司徒达贤,台湾政大讲座教授,也是陈焜耀读大学时的老师。他出席了三年前陈焜耀、陈彦诚父子二代人的交棒仪式,他说:“很多家族第一代、第二代创业时,兢兢业业,但第三代心想曾祖父与阿公这么辛苦,三辈子用不完,我就先吃一輩子好了,但先人创业不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享福的。”司徒达贤教授赞许:“台湾的百年企业有二三十个,但要专注于单一产业上,合隆算是凤毛麟角。” 

 

第五代接班人陈彦诚,14岁就被送出国,直到2003年才从新西兰留学归来。可他一回来,就被父亲“丢”到冰天雪地的黑龙江盖工厂。在董事长交接典礼上,陈彦诚坦承,25年前父亲陈焜耀接班时,面临祖父逝世、兄弟分家、客户质疑等多重压力;可他自己接棒事,身边是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各地来的合作伙伴及客户,不少还是看着他长大的伯叔辈,还有精神奕奕随时可协助他的父亲。 

  

参加马拉松跑的陈焜耀、陈彦诚父子

 

传承从来非易事!为了训练接班人,当年,陈焜耀与父亲陈云溪“父子共治”13年,同样,为了历练接棒人,陈焜耀也让儿子陈彦诚在身边锻炼了12年才于2015年10月交棒。

 

对于家族企业传承者而言,“传”是一个层面,“承”才是更具挑战的层面。接任“合隆国际”董事长后,陈彦诚也接手了父亲的那间董座办公室。若按传统接班“开眼头”理论,陈彦诚应该坐在父亲原先的董事长位置;可陈彦诚却不坐在那里,反而是在开会时用的长桌上办公。很多人不解其意,陈彦诚指着那个皮质“老板椅”说:坐在那里跟人沟通比较辛苦,讲话要讲得特别大声。

 

十年前的2008年,恰是合隆100岁,也是合隆创立一百年来最痛苦的一年。金融危机下,日本客户“跳票”1600多万美元,陈焜耀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临阵倒戈”,工厂和数亿资产被强取豪夺。一场漫长官司后,工厂不仅没回到合隆,几个亿人民币的资产仅追回4000万元。百年庆典那天,陈焜耀痛心地对长子陈彦诚说:“对不起,工厂原本是要留给你的。”

  

为了给父亲纾压,父亲跑了三年“富邦”马拉松,后来又到大陆的戈壁沙漠里跑,强者都是在不断挑战中产生的。

  

陈焜耀青年从军时的照片

  

桂冠食品董事长王正一,与陈焜耀相交结识30多年。他说一次与陈焜耀聚餐时,正好在大陆工厂历练的陈彦诚打电话过来,陈彦诚跟父亲汇报说“工人‘拿乔’(注:故意为难的意思),工事受阻,怎么办呀?”陈焜耀回:“你自己想办法呀!”啪,挂断电话继续吃饭。

  

家族企业传承中,谁更适合当继承者,常被作为最“烧脑”的事情;不少掌门人担忧、企业内部及外部客户也会质疑,那些“金汤匙”喂大的家族后代能行吗?

 

可问题是,对于自己心目中选定的未来接班人,你是否放平心态,让他到基层接受摸爬滚打,甚至让他到外部社会和市场上去历练。此外,当“扶上马”后,你又是否有周详安排和计划,怎么来好好地“送一程”,协助接班人去接受传承与转型挑战。磨炼,是培养“金汤匙”世代高抗压的最好办法。


来源:一波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国人文栏目组 版权所有

GMT+8, 2025-5-5 22:17 , Processed in 0.0395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